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意义深远。重新阐释这次全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进取意识;抓住机遇、面向未来、高瞻远瞩的革命胆识与气魄;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在胜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扬“两个务必”的工作作风。重温全会精神,对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启示尤深。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应对民族危局,国共两党调整政策,积极开展青年动员。然而,一个奇特景象出现了,大量青年并未奔向占据全国优势地位的国民党统治区,而是冲破重重艰难险阻,选择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奔赴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天下人心归延安!此现象不仅反映出爱国热情对青年的激励,更凸显出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的成功运作,反衬出国民党青年动员的缺陷。国共两大政党日后的历史命运,似乎在这里已经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闻天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思想和主张。他科学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性质,农村社会的各阶层,农村经济的发展重心以及农村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前途的实现途径等。这些思想和主张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五四文化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揭开崭新一页的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年了。我们隆重纪念它,认真研究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五四的历史意义在思想认识上能有一种新的提升,人人发扬光大五四精神,借助这种纪念,这种研究来推进当前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说到五四精神,人们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去总结,比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奋斗,等等。可以说,这是大家谈得特别多的有关五四精神的内涵。笔者对五四精神所涵盖的这些方面,并无异议。这里,只想就学界研究五四精神中,谈得较少的一方面,即五四文化创新精神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小华  莫志斌 《求索》2013,(8):71-73
新中国建立初期,老鼠、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传播的急性烈性传染疾病在全国城乡流行,严重威胁到民众的生命健康:老鼠、麻雀糟蹋损耗粮食,与民争食,危害社会生产。这是建国初期面临的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党和政府从容应对,采取果断措施,建立政治动员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媒介宣传机制。迅速消除“四害”成胁,并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统一战线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结合经验总结,都有精辟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对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统一战线思想,而且,结合实际,创新发展了两位伟人的统一战线思想。  相似文献   
7.
莫志斌 《湘潮》2016,(4):280-285
蔡畅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她也是国际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1935年底,蔡畅经长征到达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再到延安工作,在延安的八年,她以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作指导,紧密结合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深入探讨战时中国妇女的解放与妇女运动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思想观点。与此同时,她又结合自己的思考,切实执行战时党的妇女工作政策,从而对马克思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8.
莫志斌 《湘潮》2023,(12):57-59
<正>为人民解放和当家作主而奋斗一生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酷爱中国“往事越千年”的历史与浩如烟海的史籍。众所周知,他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史书,他从中吸取了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无法统计。抗战时期,他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度讨论,就是他高度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的鲜明例证。黄炎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1日,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成员,应毛泽东之邀请,为推动国共商谈,  相似文献   
9.
马日事变前 ,李维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已作了武装斗争的准备 ,并没有“自溃” ;马日事变前后 ,他根据当时湖南的实际 ,执行了中央的决策 ,下令长沙附近各县农民武装停止进攻长沙 ,这是正确的举措。李维汉在马日事变前后的表现基本上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0.
向警予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莫志斌,胡建红蔡和森同志曾这样评价向警予:“以警予的能力说,本来可以担任一般党的指导工作,这是从前党的组织上分配工作的缺点。”“这种评价说明向警予的才干不单纯表现在领导妇女运动方面,她已完全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