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两件珍贵的文物:一台浅灰色的英文打字机和一个在岁月中渐渐发黄的照相机。它们朴素的外形背后,隐藏着一段"青科技"与重庆鲜为人知的故事。2008年,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整理抗战文物,馆里派我和几位同事前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采访"青科技"方面的代表人物,收集整理与"青科技"相关的文物和资料。我们首先想到的采访对象就是健在的"青科技"骨干人员侯祥麟先生(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2.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十分关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景。《新华日报》在报道国内抗战进程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在苏德战争上。通过发表和刊登大量有关苏德战争的消息,追踪报道苏德战争的实时战况,《新华日报》披露和痛斥德国法西斯暴行,支持和声援苏联红军,竭力呼吁全世界人民团结御敌。《新华日报》的报道,还驳斥了部分人对战争前途悲观妥协的谬论,指明胜利必定属于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套竹针,共4支,最长的33.9厘米,直径0.5厘米,系织毛衣的工具。它们整齐地摆放着,表面有轻微磨损,其中一支中部有明显裂口。从外表上看,这几支竹针极其普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曾经为毛泽东织过一件毛衣。到底是谁使用过这套竹针?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笔者通过部分文物档案,为大家还原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