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及国家行政学院院长王忠禹先生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福今先生 ,北京市副市长孟学农先生 ,国际行政学学会主席伊格纳希·彼查德·波甘茨大使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请允许我向出席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 2 0 0 0年年会的各位杰出代表致以诚挚的欢迎 ,我个人以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主席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感到非常高兴 ,特别是进入新千年的第一个年会是在这个伟大的国家和城市举行 ,我更感到荣耀。在过去的 15年里我曾数度访问北京 ,今日重返此地感到十分愉快 ,而且每一次来到北京 ,我都发觉这个城市变得更大了 ,更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是马克思主义赢得世界历史性意义的证据之一。但是 ,西方学者多从分析的角度改造马克思主义。莱文教授的不同之处在于 ,他从正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而且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从产生经列宁和斯大林再到毛泽东及邓小平的发展历程。即便如此 ,一个西方学者也不可能得出与我们完全一致的结论。读者应以分析批判的眼光 ,吸取有益于我们理论建设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詹宇国 《阵地与熔炉》2002,(3):78-78,80
按照现在通常的理解,编辑活动是人们根据社会文化需要,确定指导方针和方向,运用符号媒介和讯息载体,组织精神生产;通过选题、组稿、审读、筛选、修改和加工润色等手段,使文字作品完善和得以出版的过程。这种对编辑职能的描述是相当完备的。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文字编辑,其工作常常是被动的,只能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其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信息素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提高党员干部文化素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从人类发展历史看,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文化素养,是提高人们各方面行事能力的基本途径。文化素养的基本含义是指阅读和写作能力。早期,所谓有文化(素养)的人是指具备基本阅读和写字能力的人。后来,文化素养的含义从基本的阅读、写字和计算能力扩展到文化知识的运用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阅读并领会他所阅读的材料,并能记述日常生活所发…  相似文献   
5.
柏格森哲学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即使在柏格森哲学的鼎盛时期,批评他的人和称赞他的人也至少平分秋色.对柏格森哲学的批评意见主要来自宗教和哲学两个方面,罗素可被视为从哲学上批评柏格森的代表人物;对柏格森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文学现代主义可作为一个突出的代表.本文对此做了扼要的介绍.就国内情况而言,中国目前缺乏对柏格森哲学的系统梳理和评价.文章最后提出,可以从克隆与创新、变化与创新的关系方面进一步挖掘柏格森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锐生  詹宇国 《新视野》2006,1(4):52-55
“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政府行动的原则,其字面含义也不难理解,就是重视人、尊重人,把人置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但是,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出发点、侧重点不同,依然产生完全迥异的解释。首都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王锐生先生就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从哲学的视角对“以人为本”的诸方面涵义,做了精辟的分析。王先生认为,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以人为本含义的理解,不能无视主体的差异,不能忽略语境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共产主义理想之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那里,社会化的人,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劳动和生活;社会主义也是与以人为本的有机统一,因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总是同满足人的本性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按照现在通常的理解,编辑活动是人们根据社会文化需要,确定指导方针和方向,运用符号媒介和讯息载体,组织精神生产;通过选题、组稿、审读、筛选、修改和加工润色等手段,使文字作品完善和得以出版的过程。这种对编辑职能的描述是相当完备的。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文字编辑,其工作常常是被动的,只能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计划体制下编辑的工作,主要围绕作者和稿件展开,多数情况下是作者写了什么书,出版社就出什么书,编辑也多以修改加工书稿为己任,坐堂编书,伏案阅稿,是编辑的常态。策划编辑从文字编辑中分化出…  相似文献   
8.
“柏格森热”湮灭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格森热"迅速降温有多方面的原因,<现代主义危机>一书对此提供了一种鲜为人知的解释.该书作者指出,20世纪初,柏格森生命哲学在重新解释传统"生机论"的基础上骤然崛起并广泛传播.哲学现代主义运动在反思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灾难时,把以柏格森为中心的生命哲学视为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来源予以批判和抛弃.本文在阅读柏格森<战争的意义>一书的基础上,证实柏格森与法西斯主义没有任何瓜葛,倒是他的<战争的意义>一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尼采超人思想的法国来源.同时,本文有感于时代和历史造成的诸如柏格森这样的冤屈,期待着学术界能对历史上的思想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考察了笛卡尔普遍怀疑的过程、缘由、依据和目的 ,认为笛卡尔把“清晰明确”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接受事实的原则 ,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在知识、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 ,对于个人有限的大脑潜力而言 ,或许不必刻意追逐快速增长的知识进程 ,在掌握一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拿出怀疑主义的勇气 ,清除心中的一切成见、偏见、疑虑和外来的干扰信息 ,使思维达到清晰明确的豁然状态 ,似乎更益于激发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