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的全部学说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创造的本质之所在。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探索唯物史观始于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展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则宣告唯物史观的形成。探讨唯物史观的形成,对于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树立对历史的自觉和自信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建立在实践和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内容博大精深,哲理深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从生态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历史影响的研究,对新形势下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巩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建设带来新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建设必须剖析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把握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并积极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系列创新平台,创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路径,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是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但是存在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以及对生态环境价值的忽视等问题,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复合型污染和生态资源退化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共中央专门就农村工作问题分别在1982年-1984年发布了“五个一号文件”和2004-2013年发布“十个一号文件”,十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集中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来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对于改变城乡环境现状和管理的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延安整风运动肃清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共七大在整风运动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党范围内的思想统一,从而保证了中共七大的成功召开。回顾中共七大前后我们党在统一全党思想方面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开展党的建设提供如下几条经验:以科学的形式统一全党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开展正确的党内思想斗争,弄清是非,化解党内矛盾;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团结争取犯错误的同志。这些经验启示我们,统一思想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前提条件,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对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必须充分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炼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了历史教训。新形势下,立足实践,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容体系,面向世界,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传播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播网络,提升话语信息转换的敏捷性,形成及时有效的话语反馈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自信,增强思想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力量的聚合,另一方面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故事和中国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