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谭烈飞 《前线》2009,(9):52-53
作为北京历史上有名的天街,长安街是一个吉利的名字,有长治久安之意。早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建都北京的时候,就精心地在皇城的正前方安排了这样一条东西走向的横街。  相似文献   
2.
谭烈飞 《前线》2010,(7):71-71
<正>拒马河是大清河的分支,其湍急的河水可以拒马,在史书中多有记述。翻开《光绪顺天府志》,形容这条河"淫淫漭漭,无崖际也"。《房山县志(民国)》记述这条河,"自涞水东流入境,经平峪西庄、十度、八度、六度、乾河、张坊等村折东南……"明代的姚广孝有《拒马河》诗:"大河拟长淮,湍急  相似文献   
3.
一、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都有对中央机关办公建筑建设与分布的相关内容1953年春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提出了甲、乙两种总体规划方案,并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其最突出的被认可的原则是:以全市的中心区为中央首脑机关的所在地。“在首都的中央领导机关应放在主要中心或其附近,这些中心须用广场和高大建筑把它表现出来,同时用宽阔的干线把它和城市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1958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的要点》也明确:“中央领导机关将要设在天安门广场的附近,或者沿着市中心区的几条主要街道修建。”这个规划要明…  相似文献   
4.
谭烈飞 《前线》2008,(5):61-62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留存的大量古代建筑,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书写着这个城市的历史。透过它们——城垣、宫殿、民居、苑囿、坛庙、陵墓、寺观等等,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了那个时代的和谐理念在建筑中的渗透、挥洒和凝固:现存的明清北京城7.8公里的中轴线以及所组成的城市对称格局,金碧辉煌的宫殿群以及围绕着它所形成的不同的建筑结构、建筑色调,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景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