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启示和推动下,各国政府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政策评估作为各国政府制定和修正国内外事务治理方针政策的技术工具,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进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政策评估理论日渐丰富,研究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逐渐显现.政策评估机构的专业化不断提升,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互相促进.政策评估领域不断拓展,经济、外交、环保、人口等领域成为当今政策评估的主要领域.政策评估标准与价值导向不断更新,在提高政策评估科学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民主和公平,强调技术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社会阶层变化是转型社会最深刻的变化之一,由此所带来的"二代"现象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相关研究揭示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但缺乏关于"二代"现象深入系统的制度分析。通过对厦门、漳州、泉州"闽南三角"地区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二代"群体生存现状,揭示制度变迁引发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厘清制度安排与社会分层的内生性,寻找阻滞社会流动的障碍,探究"二代"现象的制度根源,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转型社会中的"二代"现象,有助于为构建良性的社会结构提供思考方向,消除阶层间流动障碍,形成和谐、健康、良性发展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3.
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两大理论基础之一.近几十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的焦点集中在传统的官僚制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上,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府改革与治理理念.《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一书首次系统总结和评价了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运动.作者盖伊·彼得斯基于自身的认识将各国的政府改革与治理模式概括为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型政府四大类,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了各种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挑战.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纯公共物品,是市场不愿意或不能供给的,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履行,需要有充足的财政收入作为保障。结合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区域、人群等维度的税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化现状,有助于揭示隐藏在背后的税制问题,并基于税收的角度提出改善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学科内涵.在一个世纪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思想对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以2000-2010年期刊中发表的相关学科论文为样本,在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文献分析软件,进行内容挖掘与分析,这能够帮助我们从大体上把握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进一步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提升政府透明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目标,有助于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和满意度。新加坡是世界上政府透明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一流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及最为清廉的公务员队伍。我国与新加坡同处亚洲和儒家文化圈,都是后发展国家,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文首先对政府透明度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构建了政府透明度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以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从政党和执政者、政策法规、社会文化、公众的素质和能力、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提升政府透明度的做法。最后,文章总结了新加坡对我国建设透明政府的启示,即完善信息公开法律,确保法律的执行;培育社会文化,提供隐性支持;鼓励公众参与,提升参与能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丰富沟通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7.
北欧模式因为其在社会福利、政府间关系、社会培育、公民参与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崇.本文梳理了近40年来北欧国家政府改革的历程和主要内容,总结了北欧政府改革模式的主要特点、成效及不足.  相似文献   
8.
正[美]玛丽·E.盖伊、梅雷迪恩·A.纽曼、莎伦·H.马斯特雷希(2014).公共服务中的情绪劳动.周文霞、孙霄雪、陈文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180页.我们都知道工作组织不是冷酷、没有激情的地方,而是情绪高涨的地方,因此,所有的工作都是情绪劳动(序言)。特别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人员从事的多是与人相接处和打交道的工作,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或是保持某种情绪,关注情绪劳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囿于情绪劳动难以捉摸、性别偏差等原  相似文献   
9.
邓剑伟 《求实》2016,(5):54-6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持续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出现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完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城镇化不完全性等问题。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有关部门没能认清城镇化的本质,只重数量和速度,忽视质量和评价。因此,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基于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一套完整和可操作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21世纪公共服务计划是一项综合的改革,主要包括员工福利、通过持续的进取和创新追求卓越、组织审查、优质的服务4个方面。中国在开展公共服务改革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一是确保改革的规划性和持续性;二是加强改革的魄力和领导力;三是注重对公务员的管理和培训;四是培育组织的服务文化;五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