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程中,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毛泽东一家牺牲6位亲人,高文华卖子筹党费,已成为美谈,受人敬仰。下面记叙的何长工舍家为革命的事迹,也同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曾有两位名叫鲍罗庭的苏联顾问,先后到过岳阳。第一位是季莫菲伊·谢苗诺维奇·鲍罗庭。季·谢·鲍罗窿,1891年生,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第四十鲍古恰尔师炮兵营长。1925年初,他随师长鲍古恰尔作为苏联军事顾问团成员前来中国,先在苏联援华军事顾问团北方组冯玉祥部的国民一军任炮兵顾问。7月,又被派赴河南组岳维峻的国民二军任顾问。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 22万湘籍优秀儿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其中有 10687人长眠于三千里江山;有 45名湘籍将帅先后担任志愿军重要领导职务;有 4名将军在国内从事抗美援朝的领导工作。他们是: 元 帅:   彭德怀 (湘潭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大将:   陈赓 (湘乡 ):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上将:   邓华 (郴县 ):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第二任司令员   宋时轮 (醴陵 ):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第三副司令员   杨得志 (株洲 ):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第…  相似文献   
4.
邓建龙 《湘潮》2010,(3):47-47
<正>1950年,岳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在岳阳楼附近修建烈士纪念亭。岳阳县委、县政府责成县建设科负责纪念亭的建造工作,县民政科负责征集革命烈士姓名。  相似文献   
5.
《湖南党史通讯》1987年第2期《参加长征的有哪些外国人?》中说武亭是红一方面军炮兵的首创者,并作为第一任团长率领炮兵团参加长征。笔者根据掌握的资料,认为以上说法不妥。一、武亭不是红一方面军炮兵的首创  相似文献   
6.
岳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许多历史名人有关。东吴鲁肃始建巴丘邸阁,南朝诗人颜延之最早提出岳阳这一名词,北宋范仲淹撰写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使“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名闻遐迩。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先后多次到过岳阳,推动了岳阳的革命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躲赌债入民团当兵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高桥镇黄铁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1926年,黄叙钱娶妻,长他1岁的妻子为人贤淑能干,孝顺公婆,关心体贴丈夫。然而,受社会恶习影响,黄叙钱迷上了赌博,不久便负债累累。债主们日夜上门逼债,令黄叙钱忍无可忍,决定离家出走。1927年7月,黄叙钱去了崇阳县城,在县团防局当了一名民团士兵。  相似文献   
8.
1933年,曾任中共岳阳地委第一任书记、红27军军长的著名共产党人刘士奇,被“左”倾错误路线杀害,血洒大别山。 35年后,他惟一的儿子刘子毅,又被江青的死党迫害致死,魂飞上海滩。 父子两人同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成为屈死的冤魂。 历史的教训,令人叹息,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无巧不成书。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将帅中,有两位名叫方国南的将军,不仅同姓同名,而且还是同县同乡,又同时被授予少将军衔;离休后,又先后住进了湖南省军区长沙杜家园干休所。一、同命运,同时参军,同时授衔1913年1月16日,在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邵阳乡烟州坪,一贫苦农家诞生了一个婴儿,取名方国南;无独有偶,一年后的1914年旧历10月3日,在相距不过几里路的花园村一贫苦农家诞生的一个婴儿,也叫方国南。两个方国南,有着他们人生道路上命运相同的一段传奇经历。本文为叙述方便,特将先诞生的叫大方国南,后诞生的称…  相似文献   
10.
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将帅中,有许多人是少年时便离家,投身革命的。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他们也常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他们戎马倥偬几十年,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得以返乡探亲。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文年生就是这样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将军。1907年2月28日,文年生出生于巴陵县石潭乡一都(今岳阳县新墙镇文家屋场)。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华容时,19岁的文年生毅然参军,随军一路转战各地。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他脱离湘军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此后,他参加了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步成长为军队指挥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