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音乐作为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主观意识,必然是道德主体德性的产物.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响的存在,更是道德主体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表现,并且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具有或隐或明的强大道德教育功能.作为一种美的存在的德育,与音乐相互借助、内在交融、彼此互化.充分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创新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简化德育过程、强化德育效果具有十分有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音乐育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策略是以美启德、用情化德和氛围固德。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并发挥音乐育德这种隐蔽性策略,对个体和社会道德认识的深化、道德情感的增强、道德品格的提升、道德内环境和外环境的优化以及简化思想转化的过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