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当下时代,虚无主义呈加剧之势,它已不只是对上帝以及神圣意识的否定,也是对人的各种规定性及其存在方式如人类性、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性、公共性的否定,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其中,如下四种虚无主义特别盛行,并呈现出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及症候。人类虚无主义。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对人类的前途命运持  相似文献   
2.
首先,文化自觉一定是文化开放的结果。封闭的文化传统谈不上文化自觉,具有开放的外部条件但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文化传统也谈不上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其初期往往是某一种文化传统遭受外来强势文化传统的冲击与刺激,接下来是自身文化价值的问题化乃至于危机化,然后是文化传统的自我分裂,文化主体性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在此条件下,借助于所在类群、民族或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并将其转化为实践层面的文化复兴活动。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自信,并不是心理上的自负与浮夸,而是因为这条道路是复兴中华文明的正确道路,同时体现着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自觉担当。  相似文献   
4.
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密切相关,后者源于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分析,表现为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通过把握马克思的3个主要论题并将其与古希腊式政治活动的比较,阿伦特提出,马克思既终结了这一传统,同时又仍然处于传统的窠臼之中.阿伦特的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总体说来,这一分析只是在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传统中处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资源,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域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分析批判和由此展开的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对话,以及对现时代政治状况的批判和治疗作用.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现代性批判至今仍然是我们时代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可变性与复杂性。最近一百年来,人类历史是一个剧烈动荡与高速发展引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一个由资本扩张支配的全球体系,是一个以西方国家为中轴的世界体系。但同时也是非西方国家以其独立解放与坚忍不拔的革命和创造性的历史实践积极契入人类文明进程,并以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改变并完善世界历史进程的百年。中国从百年之前以极其艰难和被动的方式进入世界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确是新自由主义面临的经济危机,但西方依据自上一世纪30年代以来形成的资本主义自我修复机制,以及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经济、技术、资源、管理以及军事上的优势,依然会有效地克服危机。这些年西方理论界的《资本论》热的实质,乃是对资本的当代逻辑以及金融资本主义的开放性理解。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后发展·人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是知识信息密集的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存在形式,它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及市场经济形式的新的变化,标志着“知识社会”的真正来临。目前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既给后发展国家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后发展国家应该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经济要求人们重新理解知识,把知识的获得直接看成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并把知识的应用与开发直接看成是知识过程的内在组成部分。要实现知识创新,就需要转变观念,敢于创新,扎实工作,发挥潜能。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将知识与市场活动统一起来,又要防止走向知识崇拜,从而真正使知识成为人类自身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的本质:消解、追问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本质:消解、追问与回归邹诗鹏自现代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及分析哲学发展以来,传统西方美学所探讨的美的本质受到了整体性的消解:费希特肇始的“自下而上”的实验主义美学革命表明,不存在脱离具体艺术经验的美的本质,“美是什么”不取决于形而上的先在判定,而是取...  相似文献   
9.
在观念变革中,道德观的变化直接显示着整个时代变革的深度、程度和水平。尤其,对于思想、观念和心态变化总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来说,十多年来道德观的变化历程和他们现时的道德状况,则又构成了这一时代道德及其观念变化的典型脉络。对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开放地区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课题小组几年来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对于地处次开放地区大学生的道德观所作的一次相关调查总结。调查主要基于我们于92年2~3月对本校所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中心主义的症结在于这一看起来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常识观念在面对现实与历史问题时陷入了种种困境。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一种主体主义的模式去定位人与自然关系,这严重局限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当是确立在共同的生活世界基础之上的主体间性关系。人类中心主义所持的强烈的工具性及功利性态度使得生态价值难以转换为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直接妨碍了人们理解自然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系并形成一种健康成熟的生活态度。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立论前提的实践活动本身就需要作出深刻反省。实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类所具有的实践能力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人类的职责。反省人类中心主义其实也是对“现代性”的反省,更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自觉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