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健康成长,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观的重要性,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政治观建设的意见,以期为我们大力开展对青年的政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促进自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邹韩 《党史文苑》2009,(4):50-5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邹韩 《党史文苑》2009,(5):55-56
社会主义争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