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世纪之交我国经济新的主导产业群的确立●郑晓幸刘忠杰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发展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最大的共同的资源优势就是旅游资源。研究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的关系,精心培育旅游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加速旅游产业化进程,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促进西部大开发,把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构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旅游产业化要对传统旅游业批判继承进行理论创新。 ——观念创新。这是旅游产业化的先导。观念创新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深化  相似文献   
3.
论内陆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郑晓幸内陆地区发展的关键部位在农村,内陆农村是决定中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80年代,内陆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具有深刻意义的变化,而当中国改革进入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的时候,内陆农村...  相似文献   
4.
市场引导资源配置:深化内陆农村改革的着力点郑晓幸内陆地区处于我国的腹地,是我国粮、棉、油及其它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内陆地区发展的关键部位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决定内陆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其特殊的战略地位。70年代末8...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理论武装工作,从德阳市近年来加强创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实践及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文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届西部文博会坚持以新的文化发展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了西部文化风采,推动了文化经贸合作,同时也为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启"文化强省"新的航程,有利于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和中央、省委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为了摸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掌握指导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主动权,最近,笔者用10天...  相似文献   
8.
省直机关在加快“三个转变”、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担负着组织、协调、服务的重要职责。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好坏、工作能力的强弱、服务水平的优劣、办事效率的高低以及工作作风和观念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全省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在省直机关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就是要在省直机关确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发展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巩固保先成果,实现省直机关干部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党政机关。统一思想,提高…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5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社会主体之间行为方式和行为关系不断变化。这些变化的深刻动因...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NP达到300—1000美元时,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开始进入迅速变动的时期。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失时机地确立主导产业群,以引导产业结构迅速调整,朝着合理化、均衡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是关系到我国世纪之交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