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代文化呈现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传播方式图像化、价值传播隐蔽化、内容传播感性化等新特征。视觉文化传播虽然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性。为此,我们不仅要挖掘视觉图像的教育价值,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动性,而且要整合各方资源,净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借助视觉图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郭建娜  卜祥记 《理论导刊》2023,(4):55-60+94
资本和数字技术共谋,催生出新型的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下,数字劳动不仅没有摆脱资本剥削的梦魇,而且剥削程度进一步加深,呈现出剥削主体扩大化、剥削方式隐蔽化和剥削时间不断延伸等特征。就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实质而言,数据私有化是数字劳动剥削的根源,数字技术是数字劳动隐性剥削的介质,而数字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过程就是数字劳动遭受剥削的确证。只有超越资本逻辑,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才能将数字劳动复归为人的本质性力量,成为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