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学界对幸福的研究呈多元化取向,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关系幸福的新范式并进行了研究。幸福社会学重点关注的是幸福的实然状态,即实现的可能性。立足于社会关系的幸福实现有着以下拐点:由纯利己性幸福转向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由纯物质性幸福转向追求精神的幸福;由消极幸福比较转向积极幸福比较;由强调个人德性幸福转向建立社会德性幸福。新世纪中国社会进入了调整幸福社会关系的时代,由此幸福的经济建设转向幸福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郭景萍 《学习与实践》2012,(11):115-121
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相关特征。其一,消费文化的大众性与等级性。现代消费文化的愉悦性、世俗性、柔软性、平等性鼓励了消费的大众性特征,但"竞争"甚至是"区分"的消费模式却为等级性消费铺桥搭路。其二,消费文化的审美性与庸俗性。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走向娱乐化、感性化和享乐化,带来自身的庸俗化倾向。其三,消费文化的技术性与人文性。消费的科学技术化促使消费合理合法、使消费者坐享其成,但却使消费者某种程度上走向迷失。消费文化的"二律背反"面临着难以调和的困境,但却是可以选择的,引擎与控制来自社会。  相似文献   
3.
情感社会化是人们对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制造.情感性质的两重性、情感发展的层次性、情感表现的角色性以及情感交流的整饰性等特征,是情感社会化的依据.情感社会化失调导致情感失范乃至情感犯罪等社会问题,使社会处于无序状态.提高个人情商力和社会情商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结构、消除社会中情感能力分配不均的现象,现时避免情感过分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所说的传统认识论是指经验论和先验论这两大认识论流派。皮亚杰曾经受过经验论与先验论的深刻影响,他接受了二者的一些观点,同时也觉察到它们都有一些难以克服的根本缺陷,认为它们都不能圆满地回答认识论问题。于是,他以儿童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成果为主要根据,对经验论与先验论进行了辩证的综合。在继承二者的基础上,也在批判二者的过程中,提出了发生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郭景萍 《求实》2005,46(5):89-92
从发展内涵的福利来看,闲暇是一种新型的福利文化。然而,由于体制因素和主导的价值观念等原因,我国农民闲暇福利受到忽视,存在缺乏闲暇的正当权利、缺乏闲暇资源、缺乏闲暇的幸福感觉以及工具性色彩浓厚等种种问题。建立农民的闲暇福利制度;拓展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市场的商业服务双重路径;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使农民分享城市的闲暇福利;形成乡村—企业—集镇的农村闲暇福利建设的巨大网络,是合理构建农民闲暇福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景萍 《学习与实践》2006,(10):109-112
社会记忆既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情感性社会记忆可分为愉快记忆与创伤记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唤起社会记忆的两类基本载体。社会记忆的过程是人的情感不断选择的过程。冲突性社会记忆是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之一。情感社会学关注社会记忆的情感价值,认为社会记忆是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相似文献   
7.
情感生活方式必须通过一定的情感生活手段实现.它集中地体现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情感生活水平状况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情感满意和情感幸福两个层次的指数.情感生活方式社会标准可以分为强标准和弱标准.合理的情感生活方式包含理想的情感生活方式和中性的情感生活方式.从理想的角度看,合理的情感生活方式主要指的是健康与文明的情感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属于人的实践和认识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人类的价值优于动物及环境价值 ,因此环境保护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环保伦理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环境保护以什么人为本 ?以人的什么为本 ?以及主要保护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 ?这种分析视角把环保的眼光由自然转向社会、由富人转向穷人 ,并建立一种由福利伦理和正义伦理构建的新型环境保护观念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9.
库利:符号互动论视野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纳指出,社会学对情感的研究比较集中的是互动理论。“互动主义的妙处就在于抓住了情感对互动过程的影响”①。特纳系统地研究了2 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情感互动理论②。我们则试图追溯到符号互动论的的早期代表库利对情感的研究。库利对情感的研究建立在他对社会和个人关系的看法之上。库利把人定位于心理和精神的主体而非纯物质实体,他对情感的重视也是源自于此。因此,人们一般把他看成是与客观主义的迪尔凯姆相对立的、更重主观主义的代表。但库利与迪尔凯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把个人看作社会整体的一部分。社会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个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情感风险”概念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范畴,指的是由社会情感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到社会和谐的不确定性。判断情感风险的性质,必须以它给社会造成的功能性影响为客观依据。社会情感风险具有普遍性、不定性、传染性以及影响的深远性。社会和谐因素的缺失是社会情感风险的根源所在,社会情感风险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变量。对社会情感风险的调控,要以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建构和公民的情感素质教育为重点,同时有必要借助一般风险管理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