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1.
正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有着"东方迪斯科"之称的反排木鼓舞的故乡。每逢节日,反排及周边村寨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会身着盛装,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踩鼓场上笙鼓阵阵、歌声飞扬、舞姿袅袅。当少数民族村寨遇上传统节日,年味是怎样的滋味?2月4日,大年三十,记者驾车从台江县城出发,经320国道,转864县道,沿着浓雾笼罩的山路前行,历时1小时15分钟终于来到了方召镇反排村。一大早,反排村的张格谁从谷仓里搬出了一袋特别的糯米——这是  相似文献   
2.
<正>他们的梦想,在40亩的茶山上,在方寸的酿酒锅炉里,在小小的织布机上……乡村振兴战略点亮了他们的梦,他们的梦共同托起了南猛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巍巍雷公山,海拔1060米的山麓上,近200栋苗族吊脚楼散落其间,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就坐落于此。这是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也是苗族芦笙舞发源地之一,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芦笙舞艺术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3.
春风拂绿,人勤春早。连日来,黔东南州各县市按下春耕备耕、复工复产快进键,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一派繁忙。"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尤其要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相似文献   
4.
张恒  钱仕豪 《当代贵州》2024,(20):44-45
<正>4关注点非遗技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进位于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的欧东花民族服饰博物馆,56岁的欧东花一身苗族服饰,戴着眼镜靠着木椅,沿布料上手绘的图案一针一线描绣。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绣的代表性传承人,欧东花擅长苗绣的各种技法。上世纪80年代,外国人来到苗族聚居地区收购苗族服装,欧东花成为懂行的中间商,干起了收购生意。  相似文献   
5.
正"夜深了,稿件在键盘的敲击声中终于完成。一整天的辛勤,也就化作了满足与欣慰。""从办公室到梅花山‘天路’,不是‘走秀’也不是‘走过场’,用心才会有好报道。""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也正是快节奏的行程让我迅速成长,竟然觉得有点上瘾。"…………这是一年一度新闻工作者和春天的一场特殊约会。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总是心怀期待地踏上"新春走基层"的路途。用脚步去丈量、去领悟,用镜头去记录、去贴近。  相似文献   
6.
正在榕江县平江镇,提起黄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伙儿都说,他"把三尺讲台设在了田间地头"。把他乡当故乡,把农民兄弟当亲人,把他业当己业。这就是黄剑,贵州大学教授、博士,一个初心未改,在乡间"筑梦"的科技工作者,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中的农业专家之一。到榕江县平江镇挂职科技副镇长后,他俯下身子、躬耕平江,为当地群众解决一个个脱贫攻坚难题,谱写了科技兴农赞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