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近日从海关总署获悉,近期在国内多处海关,都发现了粮食走私情况。 在广东拱北海关,出现了“水客”零星走私粮食的情况。有的边民每日来往于水上,随身携带几十斤粮食偷运出境。在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红河、南溪河边境地区,也有边民零星走私大米小麦。海关总署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河口海关累计在边民互市通道查获零星走私出口的大米8.12吨、面粉2.07吨;  相似文献   
2.
钱炜 《党课》2011,(14):108-111
既要满足减排与能源供应的需求,又要保证足够的安全性,此次发生在近邻日本的核事故,恰好让正在急速发展的中国核电调整脚步,以期在这二者间寻得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政治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理论性的概念条文较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必要加强形象化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附能力。而运用课文插图进行教学,就是加强形象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以《社会发展简史》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初步尝试。据统计,在新编的《社会发展简史》课本  相似文献   
4.
对于法律目的的思考应当按照黑格尔哲学所要求的那样,从外在目的论上升到内在目的论,从而克服因为外在目的论的二元化结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理论应用中,对于法律解释的指导作用尤为明显。内在目的论要求我们尽力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法学界所惯常做的那样寻找各种解释方法的位阶。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我从1987年起,除了注意抓好课堂教学外,还不定期地编写《政治学习信息》报,供学生阅读。在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信息》报主要辟有“小论坛”、“闪光点”、“敲敲警钟”、“天下事”、“学习辅导”等栏目,着重编写如下内容: 一、结合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疏导教育。例如针对有些学生对政治学习不够重视,对政治怕读怕记,有畏难情绪等思想,我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7.
钱炜江 《法律科学》2013,31(2):12-22
考夫曼教授关于类推问题的论述提醒我们认真思考法律中的“同一”与“差异”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哲学上的讨论最终可以归结为黑格尔所谓“理念”.而从法律思想史上考察“同一”与“差异”的问题,我们会发现与哲学史上相似,但更为具体的进展:从原始社会的法律到概念法学再到耶林,同样最终将归结于拉德布鲁赫“法的理念三方面”的统一.如是可以知道,法律的生命恰恰在于基于理念所产生的那个总体对“同一”与“差异”这种对立的扬弃.  相似文献   
8.
用“祸不单行”总结朱惠明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再合适不过了。 2011年8月24日下午,48岁的朱惠明被土方车撞成重伤,被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原宝钢医院,以下简称宝钢医院)救治。然而,在进行截肢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突发火灾,在场的6名医护人员安全逃生,未被及时转移的朱惠明却窒息身亡。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司法实务中的类推适用与英美法系的案例比较大不相同,是一种大陆法系式的类推。这种类推的过程大致可以包括“涵摄失败”“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三个阶段。但这个划分对于具体司法而言仍然失之过粗而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借助对于“融建公司诉韩冬案”案情的具体分析,细化对于民事司法中的类推适用过程的研究。首先,在“涵摄失败”阶段应特别注意区别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推即“请求中的类推适用”以及“抗辩中的类推适用”。在此基础上应特别注意各种解释要素在确定涵摄失败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在“规范的可类推性判断”阶段则应当将判断分为两个步骤即对“原规范”的可限缩性判断和对于“类推规范”的可扩张性判断。最后,在“事实的可类推性判断”阶段中则应当注意运用学者观点对于“类推规范”的特征进行展开,以便进行相似性比较。  相似文献   
10.
喜欢读书缘于天性,可是对于我们这些60后来说,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刚刚学会读书写字时,正值70年代中期。那时候,刚刚粉碎"四人帮",社会环境刚刚开始好转,文学书籍除非在大城市的书店里能够碰到。这对于刚上学不久的我来说,是不可企及的。除了翻翻家中的书箱,就是去邻居或同学家借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