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最近,“海峡两岸信息技术与微电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和海峡两岸一流电子信息和微电子专家、IC企业界和海内外投资商共聚榕城,围绕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探讨两岸微电子产业合作发展前景,引起两岸业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吴基传说,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3倍,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  相似文献   
2.
陈小清 《中国人大》2010,(22):19-19
科学立法是立法法确立的立法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积极拓宽民主立法渠道,大力打造民主立法品牌的同时,对科学立法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推行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特别是实行了立项审查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试论债权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债权的刑法保护陈小清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在民事流转领域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怪现象———欠债不还。这种现象在单位之间、个人之间以及单位与个人之间均有发生,并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从现实生活看,欠债不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单位和...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增速决定着经济行进的步伐,决定着经济规模增加的幅度,对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着全局性的影响。把控住经济增速,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放慢趋势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湖北的经济增速,湖北的经济增速是否需要底线以及如何把控住湖北经济的增速等,这都是实现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不能回避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侵占罪立法例的出现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西方国家关于本罪的理论已经相当完备,然而新中国刑法直到1997年3月才设立了该罪。因此,在有关该罪的理论基本上是空白的情况下,加快其理论研究用以指导司法实践实属当务之急。本此意旨,本文就我国侵占罪体系中的具体罪名、犯罪构成和争论较太的一些问题,较为全面、深入地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业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其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非公务人员,其他人员不能构成本罪;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犯罪目的。刑法学界对于本罪的许多问题,认识颇不一致,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时所采取的标准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业务侵占罪中的不少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普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1)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2)犯罪客观方面是将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并且数额较大;(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须年满十六周岁;(4)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目的。关于本罪,目前有许多问题不明确或存在较大的争论,实践中各司法机关办案的标准和认识不统一。鉴此,兹就其中的重点问题探究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