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文琼 《理论月刊》2012,(1):169-172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有其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性。村规民约作为乡土社会最常见的地域性民间自治规范之一,经历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繁荣、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年的沉寂后,20世纪80年代,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而很快复苏,正式获得国家法的认同。村民自治为民间法提供了生存空间,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在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性契合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坚持和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并内化为思想意识和转化为行动指南,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代通俗文学以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大众特质,成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百色市田阳县为调查对象,考察田阳县示范实施的“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现状,以行政村的半熟人社会和自然村的熟人社会为理论背景,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屯的“熟人”优势构建“屯委”自治的制度合理性,分析“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少数民族村落,由于传统民族文化记忆的延续,承担民族文化传承责任的传统民族精英对村落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掌握村庄正式权力资源的制度精英也以其法定地位实施对村庄的制度化治理。以广西一个白裤瑶村落为例,考察传统民族精英与制度精英如何在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和身份认同中发挥契合性村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基层政府“不支持、不反对”的农村土地调整态度下,村庄调地实践成为村民自治实践,它需要依赖村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村社信息资源、权威资源与规范资源等治理资源。但是村干部自身以及村社治理资源本身也是阻碍土地调整实践的因素,也即它们自身在不能处理公与私的辩证法时,就极有可能援引国家政策法规成为土地调整规范的破坏者,从而导致人地失衡与自治失序的恶性循环,部分村民的土地调整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但是,这种诉求却有可能在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压力下对其产生反制力量,从而使基层政府用行政驱动自治,助力村社内部实现人地均衡。  相似文献   
6.
农民市民化、农村市场化、人口老龄化、打工经济等背景下,村社传统的防老机制--如养儿防老、养老纠纷的调解机制、村社规范等--断裂,进而老年人缺乏照料、边缘化、老年人自杀或意外死亡等问题日益突出,村庄老年人产生了照料、空间、社会交往、文化、意义感等福利需求。资源匮乏的鄂中H村老年人协会的经验显示,外来资源注入H村后将其潜在的内生资源激活,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境遇有了较明显的改观,并且这种改观是以老年人自身为主体、在较轻的经济负担下通过向老年人提供与其需求相契合的福利供给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周村的年轻人就业存在四种类型,即白领型就业、老板型就业、清闲型就业和蓝领型就业。该村年轻人就业的“下流化”是指年轻人群体在就业上存在一种明显的不充分状态,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使用的不充分,这种不充分状态是年轻人群体的自主选择。造成这种“下流化”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压力的匮乏,它必须放置到当地的地租经济形态及其形塑的“半工半租”的家计模式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9.
通过两种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司法模式"司法广场化"、"司法剧场化"考察文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以"法律与文学"理论为背景,分析论述文学的叙事技艺以及情感诉求对于法律运作的实际效用.法律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关权利话语的实践,法律因着话语这一媒介而被视为某种文学的形式.法律实践更多的是一种说服性、劝诫性活动,它更关注听众而非说话者本人,通过两者间的运筹性对话活动来打动听众的心弦,实现互动性理解的法律实践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自然法学说有关法律应然的内涵基础上,对区分良法与恶法的评价标准以及恶法所引发的司法实践意义进行了思考,由此论证在我国人民司法语境中确立法律价值标准的一元化对于司法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