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化不同能级的经济中心城市,担负起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从全国范围看,重组全国经济与社会资源,则需要建设具有更高能级的大都市带,形成能带动整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现阶段促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客观要求。一、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建设及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学者认为,大都市带“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支撑点,也是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倡导解放思想,到21世纪初倡导理论创新,反映了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上的巨大进步。如果说“解放思想”侧重在打破框框,开拓视野和思路,那么,“理论创新”的侧重点则在于在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立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理论甚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基本价值的层面上讨论“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的含义,需要确立其理论的基础和依据,还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5.
正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证,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和中国公民应当关注和参与的政治进程。虽然反腐败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但在目前的严重形势下,近期内必须取得"明显成效"。这也是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设不仅涉及改善居民生活状况等社会发展的一般目标,在中国目前发展阶段上,还是一个调整利益格局和调节阶层/群体关系的过程,也是相关社会制度改革与现代化的过程。从推进机制上,涉及政府工作、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陈江岚 《党政论坛》2004,(11):26-29
陈江岚的“憧憬未来:把上海建成世界城市”一文指出,上海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城市形态、体制和文化等方面,需要实现进一步的转变与跨越。将上海建设成我国的世界城市,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深化改革,突破城市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是上海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上海被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1978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纺织业产值占全国的一半左右,为生活服务的轻工业产品,从服装、食品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具有很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带建设是21世纪初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核心之一。大都市带概念首先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而国内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并深入研究都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由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原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基础。但是,现实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是涉及观念的、社会运行方式的整体变革。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虽是重大进步,但不能认为已经实现了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变。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间的距离就是制度变革与观念转变之间的滞差。虽然现在封建传统观念有的已趋于淡化,但有的仍有相当影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