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加快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而如何加快发展又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伴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的靠规模求发展的传统观念已逐渐过时,以创新求发展的现代思维模式正成为时代的主流。早在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就敏锐...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首先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所以我国现阶段生活方式的改革不但要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特征,也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征。二、改革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大变化,迫使陈旧的生活方式做出反映,创建体现改革精神的生活方式。这个阶段我国的生活方式将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带来的观念的不断变化而处于动态。静止的一次性完成的生活方式不符合改革精神。三、安定、稳固、连续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生活方式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继承民族道德最优秀的精华,创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是我党在所有制理论方面的深化和发展,必将为民营经济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大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领会十五大精神,首先要理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报告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十五大报告,本身就是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  相似文献   
5.
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道德的继承陈璞平一、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道德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然面临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问题。这是因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不但源于社会经济关系,而且有其自身前后相继的历史关...  相似文献   
6.
农村民俗,作为既往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坚固堡垒,它无时无刻不在对农村现实社会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与社会主义精精文明背道而驰、而且也阻碍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引导和改革农村民俗,已日益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如何改革农村民俗方面作些尝试。一、根据不同类型村落的民俗特点,采取相应的行政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实现生态提质,资源增量,农民增收,宽甸县2008年把配套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