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 7月 1日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长篇重要讲话。这个讲话 ,气势磅礴 ,满怀激情 ,富于哲理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在科学总结我们党八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考验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充满生机与活力 ,提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全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其内涵极为丰富 ,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的百科全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 ,准确领会 ,…  相似文献   
2.
遵照党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深入开展。这是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理论修养、继续解放思想、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3.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的光辉日子.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提出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通篇讲话气势恢宏、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篇重要讲话的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以来,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国际上也受到广泛关注。这一重要讲话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6月30日上午在首都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下文中简称为《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反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6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自到会听取发言,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论述透彻,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点论述了开展“三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论述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内涵及其关系,透彻地分析了讲政治是“三讲”的核心,特别强调指出,讲政治是具体的,并针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强调指出五个重大课题,使讲政治落实到各个方面、体现在…  相似文献   
7.
在不平凡的1999年即将过去、新千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我们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份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消息传来,我们深受教育,倍感鼓舞,通过认真学习,开展深人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瞻远瞩,蕴意深刻,是搞好跨世纪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 学习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今后一个相当长历史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全党的思想认识和具体实践统一到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是摆在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全体同志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8.
“三落三起———无私无畏的崇高境界”、“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超群勇气”、“走自己的路———勇于创新的革命胆略”,邓小平同志七十多年政治生涯和主要业绩,为全党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光辉典范,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彻底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6月30日上午在首都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下文中简称为《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军和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和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市的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这一重大新课题上来考察,必须用“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的实际成果来验证,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历史重任,也是极为严峻的现实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