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经十年我没有去见我的围棋老师我曾经向老师请缨为我们的网站写一篇有关围棋的小说网站早就倒了小说却没完成想想就有些愧疚 我无所事事的棋总是无中生有的争斗满腔的计谋浑身的力量还来不及施展就踩中自己布下的竹签正巧路过的老师见我印堂发黑满脸杀气向我伸出洁白的手  相似文献   
2.
陈隽 《唯实》2012,(4):79-81,94
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竞争,但同时也在不断融合和互补,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分析传统媒体的优势,发挥其在舆论引导中的独特而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街     
20年过去了。准备回小镇的时候,刻意去买了本地图,发现小镇竟然就在新修的高速公路的出口处,还有国道省道两条公路从镇上交错而过,就知道镇子已经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了。不知为何,我总想回到那个20年前的小镇去看一看。其实我只在镇上寄读过一年,念的是初一,我住在大姨家,小镇最繁华的街道上。  相似文献   
4.
立法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利益选择、协调与平衡的过程.立法者面对社会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多样性冲突如何进行利益衡量以使得制定出的法律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实效,涉及一系列的理论问题.本文对我国立法中利益选择平衡的现状做出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出对当代中国立法关于利益选择平衡的观点与建议,以期为立法过程中的利益选择与平衡提供有益参考,使多元化的社会利益格局能够更好地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监督功能越发完善,有效的舆论引导迫在眉睫。党和政府必须要立足于新形势,一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及时开展舆论引导。首先要正确面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提升接受批评的承受力与宽容心;其次是要明确舆论引导的内涵,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化解公众的情绪;新时期我们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主动实现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注重开展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要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及时捕捉社会热点,积极应对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6.
诗歌与我     
正~~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鱼”作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追求的目标;“渔”作为掌握知识的技能,不仅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学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上。前者是如何读书,后者是如何运用。关于指导学生读书,我注意了以下两点。第一,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8.
当前,数字化政府信息系统存在客观上的不安全因素和主观上的管理不足。针对客观上的不安全因素,应采取降低或屏蔽计算机电磁辐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措施。针对主观上的管理不足,要加大保密宣教力度,健全网络保密管理制度,强化保密技能培训,加强保密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9.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启动紧急处置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开展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第一时间将信息公开。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要坚持及时、准确、有利的原则,同时要得到授权,不能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匆忙发布信息,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设立新闻中心,建立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遵循开放、有序的总原则开展新闻发布,给民众提供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更新观念 广纳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曾为壮大实力、扩充地盘而招贤纳士。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各国都越来越重视人才。与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这些老故事相比 ,年轻的比尔·盖茨、迈克·戴尔和杨致远们的经历可算得上新神话 ,他们在几年或更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祖辈们几十年的财富积累。这些事实使大家普遍认识到 ,知识与土地、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相比 ,已成为主宰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即将加入WTO,要应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更新人才观念 ,尊重人才、吸引人才 ,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