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总结了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基础,剖析了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县级供销社是县域内居于核心地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县域经济的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供销社的全面剖析,以点带面。认为县级供销社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许多地方需要反思。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简明地归结为激励问题。对农民激励有效,中国农村就能取得快速发展;激励不足,中国农村就会陷入曲折发展之中。今后,制定农村政策时需要特别注重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消费积极性和进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体制障碍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阐述了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云南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艰巨。本文从体制的角度分析云南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这对于云南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全局,而且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发展大局。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础相对较弱,发展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就更重,难度也就更大。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针对民族地区特点,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探索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和欠发达四位于一体,是边疆民族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由于历史的积淀,云南的"三农"问题更为复杂,建设新农村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直面发展基础更为薄弱的事实,分三个阶段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品严重短缺、供给不足,是制约云南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突破这一瓶颈,既是云南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又是保证新农村建设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创新思路举措,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公共投资,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才能促进云南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