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政府能力是解释政府有效性的关键。动态的组织能力观点为透视改革年代中国政府能力转型发展和理解中国政府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路径、中国政府能力基础的转换和中国政府运行惯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国政府能力转型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行政成本高速增长,不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久治无功。造成降控行政成本久治无功的"体制性障碍"包括:多重锁定的非正式规则,不适当的决策诱导,无约束的理性官僚,激励投机的重复博弈,失控的行政代理人,改革的不良路径依赖以及扭曲的文化规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项冶  张静 《先锋队》2012,(35):28-29
随着大企业时代的到来,以大型国企为主体,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携手共进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存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国有企业得以快速发展。2012年,42家央企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数量比2010年增加12家。虽然国企发展迅速,有关争议却愈演愈烈。一些学者反复强调国企绩效来自垄断,  相似文献   
4.
项冶  张静 《红旗文稿》2012,(19):14-16
进入新世纪,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2012年,42家央企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数量比2010年增加12家。虽然国企发展迅速,有关争议却愈演愈烈。一些学者反复强调国企绩效来自垄断,主张国有企业应从营利性领域(不仅是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