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项松林  李虹 《唯实》2005,1(7):7-10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辩证法思想在发展的向度、动力机制、目标及其发展方略上都突破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启迪人们在社会转型中努力完善社会交往系统,防止主体间交往关系的蜕变,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系统的协调演进。  相似文献   
2.
<正>近来,美国和欧盟分别通过了《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与《欧盟统一外资安全审查框架建议》,有关"外资国家安全审查与风险"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深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全球范  相似文献   
3.
树立和谐的生态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松林 《理论导刊》2006,1(3):49-50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环境的不当认识和失范行为。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态观,变革工业文明不当的发展模式和生存样式,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新生态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当前环境和能源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18世纪启蒙运动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其本来面目,有助于对文明多样性的考察,有助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有助于思考社会转型背景下思想的再启蒙。18世纪启蒙运动比较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体现在"复数的启蒙运动"研究越来越成为共识,对18世纪各国启蒙运动的民族特色与差异性有深刻的认知,展开了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并对启蒙精神及其内在张力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化18世纪启蒙运动比较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体现在历史情境、思想主题、理论路径、思想学说、历史价值等层面。  相似文献   
5.
项松林 《唯实》2004,1(10):12-15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展示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形成世界历史思想、探求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思路历程与独特视角,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两个开放"思想既是对当代历史必然性的整体把握,又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积极继承和发展,对这一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持续动力支撑,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增量赋能的契机。以数字技术赋能为域论,乡村产业振兴为着力点,立足于长丰县“数字草莓”,集中探讨长丰县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三重动力,并在田野调查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长丰县“数字草莓”的效能经验,通过技术赋能的主体“共建”、技术赋能的资源“共用”、技术赋能的价值“共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现代化,走出“乡村衰落圈”。为破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数字技术与保守意识的矛盾、数字技术与应用人才的矛盾、数字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矛盾,要提升数字素养,破除守旧意识;推动人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要素下沉,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