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讨论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受权力考验时,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到国家结构上,会发现两个加重权力考验的因素:第一,独立于国家体制之外且高于国家体制之上的党的领导权;第二,政治与经济合二为一的国家权力。 (一)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五部分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理应得到继承和发扬.但是,把艰苦奋斗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本国策,至少在三层含义上超出了我们以往的理解:第一,这里的艰苦奋斗不仅是具有道德象征意义的优良品质,而且应当成为具有实在法律意义的行为规范;第二,这里的艰苦奋斗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而且应当成为国家、政府以及各行各业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的总原则;第三,这里的艰苦奋斗不仅是一时一地克服暂时困难的短期政策,而且应当成为贯穿整个现代化过程的长远之策.所以要如此,实在是中国现代化艰难之路的客观要求.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速度,物质生活水平及其国力,归根到底,是由其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它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形式与组合  相似文献   
3.
民主集中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与布尔什维克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它由列宁创制于20世纪初,意在克服绝对民主制和绝对集权制的弊端,使工人阶级政党成为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的党,使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既是真正由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又是高效率的政权。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民主集中制的命运跌宕起伏,怀疑、诋毁始终与之相伴随,直至近年发展到一些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公然背叛民主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进行党风建设已有50多年的历史。就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有两个最重要的时期:一是抗战时期,形成了具有我党特色的党风建设理论的基本轮廓;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优良传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党风建设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到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党风概念的第一种含义——党的作风的简称 194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使用了党的作风一词,并把它简称为党风。他说:“学风和文风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4页)这里使用的党的作风,从词源上来说,是一个外来词,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最早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问题上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他在19世纪70、80年代就提出要反对党内某些人身上存在的“阿臾奉承作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56页)和“华而不实作风”(同上书,第39卷第468页),其主要含义是指党员个人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准备对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建党思想作一些简要的回顾和初步的探讨.(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建党思想,是在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蔡和森同志在谈到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曾指出: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第一,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觉得他们以前的方法都得不着出路了,尤其是对于以前的政党如进步党、研究系、国民党都失望了.第二,使他们渐知工人阶级的势力比学生的力量大,因而都迅速地倾向社会主义、共产生义和俄国,要求建立象俄国那样的革命党.毛泽东、李大钊是最早认识民众联合的重要性的.1919年7月毛泽东写了《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12月李大钊写了《大联合》,随后又发表了《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