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范式是经济社会关系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追求普遍性是形式主义范式的基本特征,它认为人类的经济社会关系中存在着普遍的、超越时空限制的行为模式。实质主义范式的基本特征则是彰显特殊性,强调任何经济社会关系都是发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形态中的现象,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如何超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成为经济社会关系研究中新的知识增长点。很多学者都致力于打破这种二元知识形态。无论他们是否探索出了第三种范式,都表明当代经济社会关系研究范式的重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莫斯精神,系指莫斯礼物交换思想中所蕴含的理论内核。莫斯本人试图通过人性重塑来重建欧洲社会秩序的人文主义情怀及其莫斯思想在社会学生命体中的延续。其理论内核体现为两个密切相关的命题:即礼物交换作为一种总体的社会事实和礼物交换作为一种全面呈献制度。莫斯以此为基础,通过对人性的追问,试图达到恢复和重建欧洲社会秩序的目的。莫斯精神对法国社会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其思想源泉和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马良灿 《学理论》2010,(10):92-93
全球化扑面而来,对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扶贫的发展如何可能?农村扶贫应走一条自下而上、多元并置的发展道路。这就必须让穷困人口真正参与,培育其内源发展的潜力,并能形成穷人、学者及官员平等对话、积极互动的场域。只有这样,我国农村扶贫才是可能的,才能应对和防范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4.
哈洪颖  马良灿 《探索》2014,(1):160-165
社区是一个集认同、安全、凝聚力、意志、关系链接、非正式组织性、公共性等多重属性为一体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与社会间的中介性力量,社区是社区矫正的存在根基。社区惩戒、教化与帮扶既是社区矫正的应有之义,也是社区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当前中国城乡社区发展遭遇的"内卷化"困境使社区异质性增加、社区总体性功能衰竭、社区公共性衰落、社区组织"空心化"状况日益严重,导致社区矫正制度运行之初便面临先天不足的缺陷,表象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社会风险与社会危机。因此,社区矫正倒逼城乡社区建设既是一个关乎社区矫正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破解当前社区矫正困境的重要途径。同时,社区建设不仅是社区矫正制度得以运行的前提,更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