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老子的人际目标和人际技术是老子人际思想的基本内涵。老子构建人际关系的目标侧重于实现个体社会意识的觉醒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以静己修身、救人利物为途径,其中,静己修身是核心。老子的人际技术是为其实现人际目标服务的。由于"道"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老子眼中,只要是合于"道"的技术就是好技术。老子共有三大人际技术:道法自然、容公道久、曲全枉直。尽管老子的某些理念经常被人曲解、误用,但其超然的人生境界和高明的处事哲学至今仍值得人们琢磨和效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即将来临 ,面对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对过去的意识结构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 ,着力培养战略意识 ,创新意识 ,时间意识 ,信息意识 ,人才意识等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真诚的愿望艰难的历程──社会主义国家走向世界的反思高成新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交往的历史及启示,一直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年女工普遍面临着双重弱势化的生存及发展困境:这一方面表现为代内弱势化,即女工由于工作内容技术含量低下、职业岗位提升空间窄小和工厂空间布局配置不利等表层原因,以及工厂的不良制度和自身的特殊身份与弱势心理等深层原因而共同导致她们在一代之内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代际弱势化,即女工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在教育领域复制母代的劣势处境,但其后代也可能在婚姻及工作维度中突破困阻以摆脱代际弱势化威胁。面对中年女工的双重弱势化,应从注重职业教育、强化社会支持等方面努力,让她们拥有一份体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道德命题,这是一个崭新的观点,引起了理论界的研究和讨论。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为什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第一,体现了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道德”就是使人们能够时时处处想到别人、国家和社会,能够为他人着想,服务他人,使他人能够因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这样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精神,就是能够为他人奉献,所以他是符合道德的根本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思维方式的转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但笔者以为,对思维方式转换的原则和途径仍有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一、思维方式转换的基本原则思维方式的转换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是研究转换的基本前提,这个问题不清楚、不明白,无论是理论探讨或是实际操作都容易出现偏差。那么,思维方式转换中我们应遵循哪些原则呢?1、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探讨、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在民族思维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中,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核心便是以孝治天下。在“法尚严峻”的洪武朝,孝治是明太祖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孝治政策体现在礼仪、旌表、养老和反愚孝等各个方面。对于古代的孝治,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8.
道德内化的实现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质。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实现未成年人的道德内化,一要区分和把握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不同点,克服和消除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成人化、理想化问题;二要把握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道德形成规律,对未成年人进行分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近几年来,多次深入工厂、农村、学校、科技等部门调查研究,并就国企改革、党的建设、科教兴国、农村发展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如何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这是理论和实践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理论,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一、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是什么?这在理论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