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习近平党建思想内涵丰富,逻辑脉络清晰,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自觉的公仆意识。这些思想呈现出独具魅力的伦理特质,展示了厚重的民族情怀与宽广的世界视野的跨界交汇,体现了形象的话语表达与深邃的理性思维的情理合一,凸显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与沧桑的历史意识的时空切换。并从伦理视角勾勒出"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着力于执政伦理理念凝练与制度伦理承载的同构同化,侧重于政治生态净化与社会风气重构的互促互动,落位于党性价值导引与人民福祉诉求的共融共汇。  相似文献   
2.
乡镇政府处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履职行为规范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稳定的程度。社会转型客观上要求乡镇政府行为规范化建设要以重塑公共行政精神为价值依归,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中心环节,以确立沟通机制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状态或结果,能够为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创设出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并对个体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政治人格的塑造起着规约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过程,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始终贯穿于其中并构成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主线,突出这条主线不能离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滋养。以隐性形式居于党组织深层的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内化、涵化、外化、转化、固化、强化等多重作用机理,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转变为一种强大的显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塑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构架,对建国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确立了根本价值指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政治文化价值初心的秉承、主体关系的圆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内心信念的持守,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探源组织力论述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饱含的智慧之光。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是一个具有一定层次感的、由不同力合成的立体化力量体系。由于复杂的原因,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有弱化、虚化、边缘化"三化"问题,创新基层活动方式、加强带头人建设、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加强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稳妥有序处置不合格党员是破解"三化"难题,走出组织力不足困局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目的与手段、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体。公共精神的培育构成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性和有效性的主观条件,而制度化通道则成为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性和有效性的强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振岗 《求索》2008,(9):46-48
政治伦理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逐渐生成的一整套伦理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主要以正义、平等、责任、宽容为基本伦理价值诉求。行为主义政治学期望用科学主义的方式解决一切政治领域问题。但是人类政治实践表明,企图用纯技术的方式和手段并不能解决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审视政治的合法性问题,追问政治的伦理诉求,探寻政治伦理的最佳实现方式重新成为新的理论旨趣。政治伦理能够外化为“良制”,“良制”又能够保障社会治理方面做到“善治”。政治伦理也能够内化于人们的心里,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形成整个社会的一种伦理共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