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泽东的生产力理论主要表现在注重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意义 ;邓小平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 ,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江泽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角度 ,来把握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包含积极的中道观,又包含消极的平均观,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挖掘其历史的局限性对于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的环境保护观念,体现了其积极的思想内涵.同时由于它产生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它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人与自然冲突的一面;过于强调自然的伦理道德意义而忽视对自然规律和奥秘的探索.必须对它加以科学的改造,树立人天和谐新理念,既要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又要积极探索自然,有效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朱镕基总理日前指出,解决下岗待业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条件。能不能在三年内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的目标,关键在于下岗人员能否得到妥善安置。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牵扯到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必须做到国家、企业、职工三结合,齐心协力,共筑再就业工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世梅 《学习论坛》2006,22(8):66-68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可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先后更替的过程,阐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这一理论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世梅 《学习论坛》2007,23(10):55-58
河南省城镇低保制度存在着低保标准偏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隐性收入难以核实、信息化建设滞后、配套措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现存主要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科学确定保障标准;二要拓宽多元筹资渠道,确定低保基金的稳定来源和及时到位;三要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建立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社;四要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五要实施再就业工程,减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压力;六要建立有效互补的运作机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领导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邓小平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认识为逻辑起点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为逻辑延伸 ,以“三个面向”为战略取向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认为 ,对权力实行监督和制约是遏制腐败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大干部监督工作的力度 ,才能切实有效地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9.
早期儒家的仁爱观与现代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儒家的仁爱观与现代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有着根本的区别。儒家仁爱观具有不平等性和虚幻性,而现代的以人为本具有牢固的现实基础,是切实可行的;儒家以仁爱观为基础的民本主义是从君治民出发的君本位主义,是君主主权论,现代的以人为本是人民主权论;儒家的仁爱观倡导“德治”,而现代的以人为本主张“德法兼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