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杨得志"血粮"济民的故事,发生在冀鲁豫根据地军民最艰难的日子。1941年4月12日至18日,日伪军出动1.5万人对沙区根据地进行疯狂、残酷的大"扫荡"。"四一二大‘扫荡’,沙区冒火光,一堆堆白骨骸,埋有万里长"。当时的这首歌谣唱出了人们的悲愤和对敌人的仇恨。那年,粮食夏季绝收,秋季严重减产,军民几乎断粮,大家只有吃秕糠、棉籽、树叶。八路  相似文献   
2.
狼牙山五壮士在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年率部在狼牙山地区与敌周旋,坚持敌后抗战八年的革命老前辈杨成武上将,在其回忆录中,对狼牙山五壮士,即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英雄事迹的记述,教育了几代人。可是,这些年来,在某些报刊上,不时冒出一种杂音。有人发表文章,说什么当年参加狼牙山战斗的不是五个人,而是六个人,还有一个叫吴希顺的副班长,战斗中投敌后被日军杀死。狼牙山五壮士中惟一健在者、老英雄葛振林看了此文后非常气愤,指出这纯粹是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他…  相似文献   
3.
“童叟无欺”,是人们公认的南德。讲的是在商品交换中,商家哪怕是对智低的儿童和智退的老者,也决不欺骗,自觉做到货真、价实、量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近来笔者对“童失无欺”这个词又读出一些新意。虽说当前说假话、说大话。说掺水分的话的大有人在,国人对此深恶痛绝。但平心而论,讲真话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有人说,至少有两种人不讲假话。一是“没有什么好怕”的离退休老人,二是“不知什么叫怕”的儿童。他们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相一致,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童失无欺”了。如果身为领导,都能重视童久之言,也不失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