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农业发展的将来是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经营。然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有多种。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自由农地规模化由于农地市场的交易费用十分高昂、耕地租赁期限短、面积小、从别家租入的地块与自家起先承包的地块往往并不相邻等等原因很难使农地集中、规模经营,而强制农地规模化则由于违背农民意愿、干部趁机寻租、敛财等缺陷也很难实行。唯有以市场(自由)为基础的略带计划性的激励性农地规模化途径才是我国农地规模化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清代侵占罪(拐带财物罪)与盗窃罪往往撕扯不清,其关键区分就在于事主是否由于信任而将财物托付给行为人照管。信任而托付照管在现代就是交由别人占有。这和现代刑法中侵占罪和盗窃罪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由行为人占有财物基本一致。古今刑法理论在某些领域内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必须由零碎化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农地集中连片经营、注重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避免激进的土地规模化制度变革模式等,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尤其是制定农地流转激励性政策和法律、严惩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加强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防止土地私有化等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地流动制度研究——兼谈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农地流动制度包括废除以往农地流动的相关限制、建立健全农地流动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激励农地流动、加强农地整治、培植农地经营的新型主体等几个方面.日本的农地流动制度理论主要包括:自由农地流动难以集中配置资源理论;最小农地规模理论;物权由所有权向使用权转移理论;农业调控理论.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应作以下方面的创新:逐步放开对农地流转的种种限制,为农地优化配置提供更大的空间;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降低农地规模化的交易成本;实行有利于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农地适度集中;扶植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培养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担当者.  相似文献   
5.
6.
黄延廷 《学理论》2010,(2):34-35
对农民工的态度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认识到大量农民工的出现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认识到农民工应有和其他社会主体平等的权利;认识到劳工阶层特别是农民工应有特别保障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文义解释是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的基本解释方法。在中国古代的法制领域内,罪与刑也有其法定主义的一面,故也要求在司法的过程当中应尽量对法律进行文义解释,以最终保证统治者的意志准确地、切实地实行,其法律的最终目的顺利实现。本文以清代为例分析其司法过程中的文义解释。  相似文献   
8.
由于房价的上涨预期强烈、信贷扩张、通胀的预期、房地产行业的自由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房地产投资性需求膨胀,房价上涨。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上涨、稳定房价,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代侵占罪(拐带财物罪)与盗窃罪往往撕扯不清,其关键区分就在于事主是否由于信任而将财物托付给行为人照管。信任而托付照管在现代就是交由别人占有。这和现代刑法中侵占罪和盗窃罪的认定的关键在于是否由行为人占有财物而区别简直就是一样。古今刑法理论在某些领域内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的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本条件下,农地规模经营的最佳度是一定的,过犹不及。因此,农地规模经营没有一个普适的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具体来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