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井冈山建设一所新型干部学院,是为了用井冈山精神教育和武装广大干部,激发广大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热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把井冈山精神贯穿到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广大学员和教职工思想和行动的各个方面,这既是一个事关学院办学功能定位、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把学院建设好的现实问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宝贵而丰厚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以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灵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行为活动的基本规范,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正确认识和分析党的优良传统的内涵、党的优良传统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关系、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及传承方式,对在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样兴 《实践》2009,(4):41-4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以往的学习教育活动相比,其显著特点是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实践、解决问题,前提是要抓住问题.而要抓住问题,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不断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引导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在井冈山建设一所新型干部学院,是为了用井冈山精神教育和武装广大干部,激发广大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热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把井冈山精神贯穿到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广大学员和教职工思想和行动的各个方面,这既是一个事关学院办学功能定位、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把学院建设好的现实问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组织都面临对其环境的依赖与利用改造的辩证关系。体现开放式办学理念的新型干部学院要处理其与环境的关系,即优化办学环境。本文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具体实践,对新型干部学院的环境要素构成与基本优化途径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总结了优化办学环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探索的过程.我们党有着丰富的局部执政和全国执政的经验,这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此必须认真总结并继承和发展.执政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执政能力建设更是一个综合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需要坚持执政为民,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整体合力;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自我净化和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9.
繁华的大上海有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房子——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又称“辅德里”),它掩映在延中绿地的碧草和青竹间,把一段光荣历史深藏门内。这就是中共二大旧址。  相似文献   
1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探索的过程。我们党有着丰富的局部执政和全国执政的经验,这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此必须认真总结并继承和发展。执政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执政能力建设更是一个综合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需要坚持执政为民,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整体合力;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自我净化和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