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的先进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锐意改革的创新性等特点。新时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国际战略新思维的必然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我解放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
乔丽军  段治文 《唯实》2010,(1):24-28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时代课题突显了时代的历史方位、突出矛盾和时代痼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不断定位每个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时代突出矛盾、破解时代痼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而勾勒出一条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主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正是在不断定位每个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时代突出矛盾,破解时代痼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课题,不断探索和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时代课题突显了时代的历史方位、突出矛盾和时代痼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正是在不断定位每个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时代突出矛盾,破解时代痼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课题,不断探索和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形成了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问题主线。  相似文献   
5.
30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形成与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特定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形成历程、指导意义、发展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现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与整合,勾勒出既有研究的大致脉络和总体面貌,透析对此问题研究的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无疑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具体阐述。两年多以来,学术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基本特征、历史传承和重要意义等方面,从不同领域、不同  相似文献   
7.
自中共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特定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形成历程、指导意义、发展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当前的主要实践形态,有着自己独特内蕴。从它产生的境遇来看,中国正处在由生存危机、制度危机和开放危机转向发展危机、体制危机和封闭危机的转折期,社会正在发生由外在向内在,由革命向改革,由守旧向创新的转换;从它分析问题的立意来看,它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浓厚的现实意识和兼收并蓄的对话意识;它在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上,既注重整体立意、全局着眼,又强调把握原则,灵活运用,着重创新,同时还注重社会的可承受度,强调踏实稳重,分步按阶,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协调性、自主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苏联模式所提供的经验与教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发展的目的、方式、理念、动力、视野、主体方面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全面超越,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成就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内民主业已成为党的建设的主旋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当前时代的新课题就是要回答"发展什么样的党内民主,怎样发展党内民主"。而如何实现党员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也日益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从主观方面来看需要重视对党员民主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从客观方面来看需要着重于制度的精细化建设,在此基础上结合党员民主权利授予与行使过程这一载体,在党内决策、执行、监督各项"权力"运行过程中,确保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与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