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8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1.
于文萍  海棠 《前沿》2012,(1):192-194
大多数老字号失去了市场强者地位,品牌价值被架空,良好的品牌信誉已经不是老字号的显著特征,挖掘并保存老字号身上普遍存在的文化价值是当前政府保护老字号工作的首要任务。老字号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对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繁荣的见证价值,对我国固有企业文化的研究价值,对我国企业和社会民众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
于文萍  李碧春 《前沿》2004,(12):135-137
目前在房地产按揭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适用担保法中抵押的原理来处理 ,必须在担保法中设定规制按揭的新的担保方式。而大陆法系的让与担保与英美法系的按揭在功能上是一致的。本文集中阐述了我国设立让与担保的必要性 ,并且指出让与担保的自身缺陷 ,提出了克服让与担保制度的弊端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认定与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文萍 《前沿》2003,(10):157-159
淡化行为是一种破坏驰名商标显著性的严重侵权行为。以制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的商标保护理论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制裁。以联想为基础的商标权保护理论扩大了商标权的效力范围 ,奠定了反淡化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确定了淡化认定的关键问题。禁令救济、损害赔偿救济是制止淡化行为继续 ,弥补权利人损失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棠  于文萍 《前沿》2012,(1):78-80
本文从实例入手分析老字号传人与字号所有人因字号使用权引发的冲突、不同地域同名字号权之间存在的冲突、字号权与商标权存在的冲突,指出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于文萍 《前沿》2004,(10):109-111
制裁侵权行为仅仅是品牌保护的表面问题 ,品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谋求品牌的长远发展。而品牌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强大 ,更需要消费者的信任、社会的支持、政府的参与。因此品牌保护不能仅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保护品牌所有人一方的利益 ,还应在广泛的人文意义的基础上兼顾到国家、社会、民众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品牌保护的双向互动 ,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品牌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破产法》的几点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萍 《法学杂志》2007,28(3):75-79
本文并不涉及破产法中具体制度不足的研究,而是以《破产法》的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与逻辑推演的方法,指出了《破产法》中有20处分别存在着条文内容有误、语意表达不清、术语使用欠妥、顺序前后颠倒、所处位置不当等缺陷,在对每处缺陷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文萍 《前沿》2008,(9):103-105
以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为特征,在他人财产上建立的动产抵押制度只有做到对抵押权人、抵押人、第三人三者利益的有效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创设该制度的最终目的。我国动产抵押设立采纳登记对抗主义的公示模式,登记公示的自愿性和具体登记方法的缺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者的利益冲突,因此必须变革动产抵押的公示模式,建立以登记生效主义模式为基础、以权利标示为辅助,以限定的动产为抵押范围的完善的公示体系,才能有效的化解冲突,兼顾三者利益并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8.
法学领域对商标概念的各种表述,虽有表面上的文字出入,但实质上都是相同的,即普遍认为商标是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记。这是商标留给我们的最直观的印象。但仅仅根据这一表象就把商标界定在标记这一范畴之内,容易把人们的认识引入以下误区:①无法解释大量商标侵权行为发生的真正动因。商标侵权是一种明显的逐利行为,而侵权行为直指的对象商标如果仅为标记的话,逐利的“利”又从何而来呢?②无法解释商标权的产权属性。商标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权,对此人们早已达成共识。而商标权的客体商标如果仅为标记的话,那产权的意义又如何体现呢…  相似文献   
9.
于文萍 《前沿》2004,(5):152-154
商标代表着利润和比利润本身还重要的市场 ,是企业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文认为 ,要有效遏止商标侵权行为 ,保护商标权人的商业利益 ,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商标保护机制。即形成以完善的商标权制度为核心 ,以强有力的实施机制为后盾 ,以反侵权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