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点。这种所有制结构既区别于原来的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结构,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在这种所有制结构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始终应居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决定着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毋庸讳言,在这种所有制结构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其它所有制经济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相争相克的一面。在这种格局下,搞好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毒,如同自然界的病毒污染一样,是不可能一下于消灭和杜绝的。腐败现象是社会综合症,消除腐败现象需要综合治理,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长期任务。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倡廉肃贪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我们党是执政党,各级领导机关中党员占有很大的比例,绝大部分领导职务是由党员担任的。他们肩负着动员、组织、领导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任,代表党和国家行使一定的权力。各级领导机关的作风如何,领导干部的表现怎样,关系着党…  相似文献   
3.
任晓莉 《世纪桥》2012,(17):43-44,57
江泽民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多次就宗教问题发表讲话,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笔者认为,"尊重宗教自身生存发展的规律"是这一论断提出的客观依据;"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人民利益"是实现这一论断的政治基础;"发掘、肯定并运用宗教中的积极因素"是实现这一论断的关键步骤。这一论断,这个论断第一次明确回答了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方向、共产党人对宗教的态度这两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在对李沧区楼山后工业区的石家村等4个村庄搬迁中,对整个分房抓阄活动进行了现场监督公证,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保证房屋安置公开、公正、公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安置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多管齐下,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了四川在线的报道,我们既为旷天良们终于能拿到钱回家过年而欣慰,又不得不担心,"清欠风暴"能持续多久?千千万万个旷天良何时才能讨同自己的血汗钱,他们何时不再流汗又流泪?何时不再如此历尽艰辛?实际上,由于措施不到位和其他一些复杂的因素,一些地方和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出现"回潮"的迹象。这提示我们,对于农民工这样一种游离于城市边缘、介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边缘化的社会群体,仅有姿态式的关注和关心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社会必须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政府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工会必须把维权作为第一要务。全社会多管齐下,采取根本性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任晓莉 《世纪桥》2011,(7):53-54,83
建国以来,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外交实践都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政治文化。当今我国采取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政治文化灵活务实的特征,我国外交政策采取的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措施正是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任晓莉 《世纪桥》2011,(11):50-52
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相应的国际环境。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命题后,江泽民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在率团出访及一些重大的多边外交场合,多次讲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并从基础、核心、途径、亮点、主力军的多个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阐述和分析。他的论述是对"中国威胁论"舆论的最好回应,昭示了中国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新形势下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