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供销合作社展开了全面的改革,十年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恢复“三性” 阶段”,全行业的由全民所有制经济改为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国家、供销合作社、农民群众三者的关系;二是“五突破”(即:突破在农民入股、经营服务范围、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不符合供销社集体经济发展要求的种种限制)阶段,建立适合供销合作社特点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我们商业系统在加强商风建设、培育行业道德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我们的行业精神,即“一团火”精神,它的精神实质就是燃烧自己,温暖千万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业精神是时代精神在行业中所体现的群体创业意识,是凝聚队伍、鼓舞士气、奋发向上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一向注重行业精神的培育,让“一团火”精神深入人心。张秉贵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以如火的热情,精湛的技术,在平凡的三尺柜台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他那胸怀一团火、温暖千万家的革命精神永驻于商业战线。“一片情”的年景林、“新背篓”王国明、“八十年张恩德”的王元寿、“活烈士”李玉安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还有各地商业、粮食、供销社系统评选  相似文献   
3.
一、供销合作社改革回顾 我国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较久,新中国成立以前,在解放区供销合作社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实体,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土改的基础上,为了减轻私商的中间剥削,引导农民走合作的道路,由农民群众自愿投入一部分股金,国家给予积极支持,按照平等、自愿、互利、互助、民主管理的原则办社,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但是,后来由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由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并入国营商业,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供销合作社便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从而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们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的基本要求,是发扬“五爱”精神。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在职业岗位上的具体表现,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