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认为《奥义书》核心思想之一——“梵我同一”的观念与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叔本华将道德的基础建立于“同情”之上,而“同情”正是“Tat tvam asi”的具体表达方式。东方思想对叔本华的伦理学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普世伦理只能奠基在人类本性共同性之上,只有预设并相信人类本性的共同性,谋划和建构普世伦理才有可能;而作为人类本性共同性之一部分的移情能够为普世伦理的建构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移情不仅能够为普世伦理提供基础,而且能够为普世伦理提供资源,还能够为人类道德共识提供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同情的纯粹道德性——叔本华的同情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其彦 《学习月刊》2012,(10):24-25
叔本华将出自于人类天然的同情心作为道德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康德理性道德模式中难以解释的道德行为动因问题.但康德对自然人性论的批判同时也给了叔本华一个重要启示:关于同情是唯一可能的道德动机的证明.除了将之作为一个终极现象以及在具体的事例中进行推证.还要能够确证同情自身的纯粹道德性。在《论道德的基础》一文中,叔本华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标准来判断行为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4.
余其彦 《理论月刊》2002,1(4):28-29
陈染小说中对新时期女性人格的建构包含三个层面:以孤独作为自我保护策略;对男性权威既反抗又向往的矛盾价值取向;将婴儿状态作为理想归宿。陈染所建构的女性人格特质是女性生存困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舍勒与叔本华在伦理学的建构上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把为伦理学奠基视为其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又必须首先对康德伦理学进行批判。其批判的目的,就是要解救陷入形式主义困境中的伦理学,消除形式与实质、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紧张或对立。舍勒与叔本华都清楚认识到,正是康德哲学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力地证明了伦理学或道德的原有支撑物己经腐朽。本文将对舍勒和叔本华在这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比较,阐述舍勒在其"情感先天论"基础上对叔本华的同情理论所进行的批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