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有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武装起义时间、人物、地名等问题的订正余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省党组织执行党的八七会议指示,组织广大党团员和群众以武装反抗国民党,从1928年春至1935年初夏七年间,全省举行了数十次武装起义,英勇地回击了反动派的屠杀,扩大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当代移植而来的法律理念广泛存在着不可调和性,从思想本源去主动吸纳这种理念,渐进的发生,或许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余渊 《东南亚》2010,(1):63-68
在全球环境变化日趋严峻的今天,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世界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印两国由于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原则和立场接近而开始进行气候变化合作。中印两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合作,既有助于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也有助于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新的国际治理与全球权力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一、针对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应对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呈现出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四个多样化”作为新的社会存在反映在新的思想意识上,新的思想意  相似文献   
5.
试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武装起义的若干特点余渊本文探讨的武装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旨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而且是有爆发点、具有一定规模的。它与通常说的武装斗争相比,概念要窄一些,范围要小一些。由此出发,尽管还有党...  相似文献   
6.
李龙  余渊 《现代法学》2015,(2):10-15
人权保障不等于人权,它来源于人权理论。它们的重心已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由以人作为人权的主体转换成了以国家作为人权保障的主要实施主体。视域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是"精神的观"。而我国的人权发展进程也历史地注定了我国人权保障视域的独特性。当下,它的时代含义是:国家以保障人权为目标,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乡是隆阳区5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乡之一,全乡有3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19个深度贫困自然村。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游击纵队(简称“边纵”,其前身为中共桂滇黔边工委和云南省工委领导的两部分游击武装,1949年8月按照上级指示合并──笔者),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组织领导这个地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滇桂黔边广大地区积极开展敌远后方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牵制了国民党军,策应了我军正面战场作战,对于推动云南卢汉将军起义,配合野战军进军西南作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这页光辉历史,许多史书、文章都有记载。尤其可喜的是,八十年代在云南出版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一些武装起义称谓的商榷余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四川党组织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领导广大工农兵群众举行武装起义。自1928年的南溪暴动起,到1935年夏的沐川高笋农暴止,爆发过大小数十次起义。这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