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傅京燕 《当代亚太》2001,(10):52-59
随着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入世"的步伐加快.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对中国环保产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在介绍国际环保产业的发展特点这一大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入世"对环保产业的挑战,并提出了中国应为此而采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吸引FDI的规模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水平也呈现不断恶化趋势。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污染密集型的跨国企业为了规避本国严格的环境规制而迁往环境规制较宽松的国家,但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证据。本文采用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方法构建我国的环境规制指标,同时通过引入政府效率指标、政府反腐败程度指标和其它控制指标来建立计量模型以充分反映我国各地区的特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FDI的关系显著为负,这说明外商在对我国进行区位选择时,认为环境规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国内各地区间存在着污染避难所效应。同时,政府效率和政府反腐败程度也是外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东部地区对政府效率和政府反腐败程度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4.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绿色供应链,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效益,能够进一步增强沿线国家产生对"一带一路"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推行绿色供应链时也存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诸多障碍,如沿线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与环保诉求不同、绿色化区域合作平台支撑不够、绿色供应链的形成缺乏入口和抓手、缺乏一套完整的绿色采购标准和规范的核准认证制度等。对此,建议通过设计合理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搭建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对供应商及其产品进行调查研究、开发一套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绿色供应链指标体系、沿线国家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管治等,与沿线国家共建绿色供应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