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大江大河开放开发的世界性热潮一直处于经久不衰的兴旺时期,许多拥有大江大河的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的历程中,沿大江大河的开放开发总是处于领先的地域。我国顺应世界大江大河开放开发的大趋势,意识到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将是我国下个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主要经济增长区,于是国家  相似文献   
2.
3.
所谓沿江经济走廊,简言之,就是沿江地带各经济要素有机结合构成一体化的地域性经济带。经济走廊的形成必须拥有密集的产业群落、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城镇群体、繁荣的商贸网络、雄厚的科教实力、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等等,并且要把这些经济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灵活统一的有机整体。长江湖北区段是长江沿江10省市中流经里程较长的一段,其中长江主河道长达1053公里,占长江全长(宜宾至上海)2803公里的37.9%。汉江中下游从十堰市至汉口长达586公里,使得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9.6%,已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自然资源的赋存条…  相似文献   
4.
<正> 所谓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自然资源、生产物质财富的现实力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总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社会生产力的这种空间分布与组合,就构成一个地区的生产布局。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有生产的发展,就有生产的分布和再分布,因此,我们研究湖北地区性的发展战略,不可不对全省社会生产力的布局变动规律作深入的考察和探索。一、社会生产力布局的演变和特点工业生产力的布局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内容。工业生产力的布局现状,既是长期工业建设和布局的结果,也是今后工业建设和布局的基础。因此,研究全省社会生产力布局战略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工业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建国前夕,湖北工业不仅非常薄弱,而且布局也极不合理。湖北现代工业的发端,最早是清朝两湖总督张之洞在1890年建立汉冶萍公司,利用大冶铁矿,萍乡的  相似文献   
5.
6.
众所周知,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历程中,大江大河的开放开发总是处于优先区域,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在江河沿岸建成了以产业群落密集为特征的经济走廊,并且往往是这些国家实力雄厚的经济重心所在。我国顺应世界大江大河开放开发的大趋势,在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同时,相继确立了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战略。一、长江流域必须“综合规划、联合开发”长江经济带早在1985年,沪宁汉渝四个特大城市经过互相访问和酝酿讨论,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首先发起组织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在目前改革开放新形势推动下,象东风汽车集…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人口,就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既是组成社会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研究湖北的人口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应该是探索如何在本省内实现理想人口目标。就一个地区而言,人口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两种生产处于最优比例时,这时的人口就是该地区的最优人口,也就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