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益共享机制主要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利益共享的实现有赖于这些机制良性有效的运转。当前,在这些机制中还存在着不利于利益共享的诸多缺陷与障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必须加以调适,从而为实现利益共享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冲突中,某些地方政权机关采取违法手段以保护本地利益的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除了中央权威进行行政控制之外,还必须建立完善行政诉讼与宪法审查等制度,实行全面、有效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其优良的政治生态,即先进的政治文化生态与完善的政治制度生态。要优化行政改革的政治生态,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二是合理地配置国家权力,处理好党、人大、司法机关和政府的相互关系;三是形成行政体制改革与其政治生态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域中的政府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政府体制创新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依据,在国家、社会与政府的相互关系中正确把握其基本定位,实现我国政府体制创新的三个不同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在政府权力来源上,政府不仅是民本政府而且是民主政府;在政府职能范围上,政府不仅是有限政府而且是有为政府;在政府运行效益上,政府不仅是廉洁政府而且是廉价政府。  相似文献   
5.
民生是城市内在的价值属性,城市因民生而产生,因民生而发展,因民生而美丽,改善民生是城市化的灵魂。然而,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却往往偏离民生这一根本价值,出现严重的"城市病",因此,推进城市化建设应该在价值意识上从以城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价值目标上从GDP增长转向民生发展;在价值主体上从特权精英转向平等大众。只有实现这"三个转向",才能使城市化回归民生价值,建设真正的民生城市和幸福城市。  相似文献   
6.
行政改革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改革所获得的合法性资源的多寡 ,在合法性基础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 ,我国行政改革的合法性局面临多重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改革 ,才能重构行政改革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