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办养老机构宜尽早迈开改革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是社会养老需求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得力的养老机构及服务的普遍缺失。面临这种情势,除了寄望于政府部门增加投入外,公办养老机构也要尽早谋求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刘军奎 《前沿》2011,(5):155-157
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是高等教育领域极其重要的一套制度与规则体系。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对社会产生了公平和效率双重缺失的示范性后果,其功利化、世俗化导向对整个教育生态同样起着消解与破坏作用。职称评审制度所担负的使命和发挥的功能都决定着其合理化设置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决定性。以此而论,当前高校职称评审陷入的结构性困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和威胁越来越大。城市减灾救灾既要注重对人为性灾害的预防与控制,也需要城市政府转变管理模式。所有灾害发生过程都遵循具有逻辑关系的三个环节:灾前预防、灾中施救和灾后重建。构建一套稳定、可操作的制度与机制是当前城市减灾救灾的根本途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军奎 《前沿》2010,(13):121-124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社会转型与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伴生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都需要在实践演进的动态进程中去寻求答案。社会不公背景下底层社会成员的诉求、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众舆论实践以及信息时代的网络传播推动,都与群体性事件的引发紧密相关。实践社会学视角的反思要求在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方面必须要以实践性策略取代经验型策略。群体性事件解决的最终途径在于真正改善民生,在全社会范围内确保实现六大公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社会各利益群体不断分化既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重要社会背景,也是当前诸多矛盾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要求反思以往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做法,重新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寻求其应对策略与处置机制.在政治文明的高度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下的紧迫需要,而公众舆论与传媒影响日盛的现实,则使得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和处理途径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机制以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