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咸同年间,贵州黔东南广大苗区,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爆发了以张秀眉为首的苗族农民大起义,起义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十五日展梅尼誓师开始,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底失败,历时十八年。起义军先后攻占了镇远、平越(今福泉)、思州(今岑巩)、石阡、思南、铜仁、黎平、都匀等广大地区,席卷半个贵州;并挥戈东进入湖南的镇筸、麻阳、沅州、晃州、黔阳、会同、靖州等地,威震湘、桂、川、滇诸省,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贵州苗族史上是唯一仅有的。  相似文献   
2.
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解决我国当前改革发展问题的战略安排和部署。这一战略布局是基于对新常态的国情予以科学判断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立足经济新常态、改革新常态、社会新常态和治理新常态四个层面,分析这一战略布局蕴含的国情把握,并延伸理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其对"十三五"规划形成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4.
“后社会主义”概念及其思想初论刘宗碧一、“后社会主义”的概念及其由来“后社会主义”亦称“后共产主义”。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事。法国学者切文斯和马格宁在考察剧变后中欧的社会经济状况时,专撰了《后社会主义中欧:各种从属道路的混合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属于传统哲学的论题,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题,是基于实践论基础上提出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把前者混淆并等同于后者,这是误解。这种误解发端于苏联教科书,也构成中国理论界的一种范式和理论立场并反映在教科书中。其实,唯物史观不是在“真理”与“价值”这两个范畴的直观视野上直接讨论二者的关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讲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即唯物史观没有“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论题,“真理观”与“价值观”的辩证统一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论题。  相似文献   
6.
从江占里侗族生育习俗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与汉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江占里侗族具有生育控制和人口控制的传统,长期以来人口基数保持不变,性别保持平衡,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医药技术支撑因素外,主要是建立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及其相互影响的价值观念。其生育文化理念相较汉族的文化传统而言具有优越性和现代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喜欢道才来唱,喜欢理才来说”。 这是黔东南苗民《说古歌》的开场白,它准确的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理”或“道理”的态度和感情。“理”这一个古老的概念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平时不论节日、婚丧、寿诞日子都要由理老、歌手用摆古、对歌等形式向苗民进行“理”的教育,遇有诉讼和纠纷也由理老或寨首根据理词的意思进行裁决。所以“理”是苗族先辈对后代进行传统教育的总括,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重理、讲理、服理是苗族社会的优良风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重大的变迁,其中最根本的方面是传承机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的表现来看,一是过去以族内传承为主的方式已逐渐扩大到与族外交往为中介的传承模式过渡;二是文化传承逐步走向以现代生产转型的重构来实现;三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使民族文化的社会生存处于弱化状态,其传承对政府力量的依赖更加加强.为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必须着眼于传承机制这些变化来实施,在保护的形式、重心、主体、中介以及政府的着力点等方面都应作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