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家紧急权力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紧急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特别容易沦落为压迫人民的暴力工具(国家权力具有支配性和扩张性的本能可以很方便地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因而必须树立各种理念和原则并将之作为国家紧急权力的伦理基础。对于法律而言,它们具有先在性,国家紧急权力乃是以一般伦理规范的预设为前提的。其中,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紧急权力的权力基础,保障人权原则设定了国家紧急权力的终极目的,有限权力原则划定了国家紧急权力的行使范围,法治主义原则提供了国家紧急权力的行使依据,分权制衡原则体现了对国家紧急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国家世俗原则划定了国家紧急权力的最后底线。  相似文献   
2.
法学界应通过对汶川地震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的追问,围绕国家紧急权力来构建和完善非常法治和非常法学.一是国家紧急权力及其宪法地位.我国宪法对国家紧急权力的规定应由间接保障主义发展为直接保障主义.二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紧急状态法>、<戒严法>的逻辑关系.在汶川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突发事件应对法>确实无能为力,因为处置汶川地震所要采取的措施远远超出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应由国务院宣布四川省范围內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同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和颁布不应该影响<紧急状态法>的立法进度.三是认真对待非常法治和非常法学.在成文法国家,处置汶川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关键在于正常状态时的积累和准备,包括法律准备和法学准备.其中,应在现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基础上,整合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等相应国家机构和研究力量,组建紧急情况部,成立中国应急管理大学.  相似文献   
3.
刘小冰 《唯实》2007,(9):129-133
国家紧急权力就是国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依法紧急改变权力与权利正常逻辑结构的法律制度.国家紧急权力是国家的自然权力,其实体条件是存在达到相应危害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程序条件是依法运作;国家紧急权力的基本内容是权力与权利正常逻辑结构的依法紧急改变.  相似文献   
4.
刘小冰  张琳 《唯实》2010,(12):74-7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立法权区域民意的立法表达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和现实难题。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除了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外,还应克服部门利益立法、立法信息不对称等弊端,畅通无立法权区域民意的上达通道、丰富民众获取立法信息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温和腐败”是赵仕永的“雷人”创造,也是对廉政建设的“温柔一刀”。这种说法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前,腐败行为在腐败者那里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会找出许多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但在赵仕永们看来,手中的权力与金钱是。二‘种赤裸裸的寻租关系:金钱可以买来权力,  相似文献   
6.
正绿色消费是符合生态文明理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推动绿色消费,鼓励人们消费选择绿色食品、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等,以增加对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可以从源头上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倒逼"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生产,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为促进绿色消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完善相  相似文献   
7.
建设法治江苏,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两个率先”重要目标的可靠保障。加快法治江苏建设,应从以下几点着力:把握法治江苏的基本内涵建设法治江苏,就是要通过健全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普法教育、纠正违法等各项任务的实施,逐步实现全省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努力建设一个人人知法守法、各个方面都严格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从更好、更快、更富创造性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理解法治江苏:首先是要“更好”,即要…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强度仍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尚未形成,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江苏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不断完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正向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常法治与非常法治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但非常法治在对象、手段、效力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建设非常法治对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实践上说,建设非常法治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国家紧急权力制度、提高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能力、促进法律的和谐发展。从理论上说,建设非常法治有助于建构非常法学。  相似文献   
10.
刘小冰  陈盛  宋伶俐 《唯实》2008,(8):122-126
法律与政策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法政策”这一特有规则是隐藏于中国现实法律秩序中的本土法治资源。法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法政策必须以民主、人权、法治等宪政理念为价值尺度;法政策具有“软法”的性质与效力;法政策存在于法律内外。法政策主要有形成机制、目标机制、实现机制、评估机制等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