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刘祝环  李永洪 《前沿》2011,(24):64-65
老子的"道"具有不可言说的至高地位,我们的感性不能直观它,这使得"道"和康德的"知性物"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老子的"道"是可以为我们所认知的,这一点又不同于康德的"知性物"。老子认为我们既不是用"心"来思维"道"的具体特征,也不是用感性来直观"道",而是用"心"来观照"道",也就是直观"道"。这样就和康德"智性直观"的概念有了契合之处,但不同的是,康德认为人类不可能拥有"智性直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