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经纬  刘伟杰 《奋斗》2014,(2):33-34
正面对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主题,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这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科学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方向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体现的人本思想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密切联系,新时期的企业管理中,应将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实现形式,把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经纬 《奋斗》2020,(2):50-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当前,在国家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南方高校出台特殊政策展开“挖人大战”,从业绩突出的个人到整个团队,黑龙江高校已经成为人才流失的重灾区。近5年来,黑龙江省流出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超过1000人,而且这种趋势在近一两年还在上升。  相似文献   
4.
覃元理  陈文斌  刘经纬 《前沿》2010,(7):172-175
伴随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而发轫并迅速发展的生态思潮,使现代伦理历史地走向生态,实现了现代伦理的巨大创新。走向生态的伦理即生态伦理,是现代伦理的一次跨越和提升,更是对传统伦理的批判和超越,实现了伦理对象上的拓展、伦理内容上的丰富、伦理价值上的重构、伦理规范上的充实以及伦理评价上的转向,标志着现代伦理发展进入了带有生态印记的新阶段。努力推进生态伦理建设。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人的解放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的关怀和大爱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爱人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都可以概括为"爱人"二字,二者在理论、实践、理想目标上具有共通性。因此,从爱人入手,可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只有在促进二者的融通互补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6.
7.
正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以辩证唯物史观为"研究工作的指南",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这里的秘密包括经济现象的秘密和精神现象的秘密,从而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观"。这个"公平观"明确了公平的阶级性:公平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由于不同阶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处  相似文献   
8.
党媒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尽管随着新媒介的兴起和党媒自身存在问题的出现,党媒在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上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秉着以人为本的价值旨归,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转变文风,注重培养骨干队伍,党媒就能引领潮流、立在潮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9.
冯丹  刘经纬 《学理论》2012,(13):64-65
马克思主义是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生态文明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良性体系;其次,保护自然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后,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具有明显的实践向度和历史唯物主义向度。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的重要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而生态文明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从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理论基础;并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内涵,即生态和谐、生态生产力、生态政治、生态民生和生态素养理念;且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生态践履,有利于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