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熊十力先生的哲学方法论力图通过对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化,证成直觉为体、理智为用,解决工具理性独大、价值理性式微的现代性问题。熊先生反对割断直觉与理智的关联,强调"善的直觉"、"二智圆融",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领域建树超群。然而,囿于传统儒学德性优先的价值取向,其对理智的定位存在先天不足,如何定性和沟通直觉与理智依然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时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中庸思想,杨时中庸思想以天理为超越的形上根据,认为,天命即性即理且完备于物我,而且是涵盖了一切儒家德目的德性之体(也即是诚),成就德性之过程和行为之道则是诚意。他以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对儒家道德作形上思辨,不仅确立了儒家道德的必要性、可为性、自律性,而且由此进发凸显儒家道德修养以诚意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