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长江流域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7个。长江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是以流域内单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为基础,逐步发展成流域各开发区相互关联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网络。由于长江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网络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开发区自身发展阶段,即作为点的开发区的形成和开发区自身成长阶段;2、开发区核心圈形成阶段,即以国家级和一些省级开发区为核心,以协作或联合为基础,形成由核心开发区、非核心开发区和开发区外企业群组成的协作或联合圈阶段;3、开发区网络初步形成阶段,即流域内各核心圈相互连通,初步形成流域开发区网络阶段;4、开发区网络定型阶段,且具相对稳定性阶段。因此,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政策主要包括以上四个阶段内指导流域开发区发展,实现流域开发区的发展目标(个体发展和网络形成)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之总和。具体而言: 一、开发区自身发展阶段政策 这一阶段的政策包括两部分:一是起步阶段政策,即有关开发区形成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由国家制定,国家科委执行,主要用来评审各高新技术企业的集中地或潜在集中地是否具备形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条件和潜力,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能否兴建,兴建的等级。由于长江流域和流域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大量形成,并取得  相似文献   
2.
武汉是长江中游经济圈即武汉经济协作区内城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在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汉与经济圈内其它城市因区位、发展条件、国家投资和长期积累等发展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其它城市为边缘的核心——边缘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了武汉在经济圈内的支配地位,和承担带动经济圈内其它地市发展或为其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它地市共同支持武汉发展,为武汉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发展资源和必要发展条件的责任。由于核心——边缘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汉通过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与经济圈内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7个,还有一些省级、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必将逐渐由彼此孤立的存在状态走向统一的网络整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以下5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即作为点的开发区的形成阶段。流域内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高新技术企业自发地在一些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大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