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下雷同并非福古意东汉初年,有一个名叫任延的官员被派到武威(现在的甘肃武威)去当太守,汉光武帝刘秀很关心这件事,亲自接见了任延,并且告诫他说:"你要好好地听顶头上司的话,不要失去了他对你的好感。"任延听后神态严肃地回答说:"忠于职责的人不应顾虑个人的...  相似文献   
2.
吕元膺提拔守城人古意唐朝的吕元膺在鄂岳地方担任都团练使时,有一天夜里突然想登上城墙去看看。这时,通往城墙上的门已经上锁,守城的人说:"军法有规定,夜间是不准开门的。"跟从吕元膺的人又对守城人说:"要登城墙的就是都团练使本人。"守城人仍然拒绝说:"都团...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笑赦刘洎古意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他的草书、楷书都写得极见功力,还擅长一种笔划露出白底像用枯笔写成的"飞白体"。有一次,唐太宗召集三品以上的官吏在宣武门聚会饮宴,乘着酒兴,拿起笔来即席写了一幅飞白体的字...  相似文献   
4.
“议论出口,虽死不悔”古意西汉宣帝刘询即位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刘彻)的崇敬,似乎也还有表示他自己要光大祖业的意思,下令要为汉武帝修建祠庙,彰扬武帝的勋业。有一个名叫夏侯胜的书生,当时官为长信宫少府,也算是汉宣帝的近侍之臣,却因此出来公开否...  相似文献   
5.
说情者何以不惩古意明朝人都穆所撰的《都公谭纂》一书,记叙了一则有关明代大哲学家、大教育家王阳明先生为官执法的故事。王阳明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时年28岁,正是气壮如虎。不久,他被任命为刑部主事,手中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自然极想为澄清...  相似文献   
6.
“能治编枯就能起死人”古意《吕氏春秋》中记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古时候,鲁国有一个名叫公孙绰的人,他到处向人宣传说:"我能够让死人复活。"人们都很惊讶,问他有什么绝招。他振振有词地回答:"我会医术,本来能治偏瘫一类疾病,让多年瘫痪在床的人重新站起来行走...  相似文献   
7.
以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为团长的全国台联代表团一行6人,应美本客家联谊会的邀请,于1999年5月14日至26日到美国,参加美东客家联谊会成立20周年大会,并访问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和洛杉矾等地,拜会当地的华侨、台胞社团。美东客家联谊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于5月16日在纽约法拉盛来来喜来登大酒店举行D来自美国各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客家社团300余人出席了大会。美东客家联谊会会长陈达孝致欢迎词,苏民生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致祝词。在祝词中,苏民生团长盛赞美东客家联谊会成立20周年来,弘扬客家文化,增进乡亲情谊,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8.
违法必惩     
违法必惩古意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岷州(今甘肃岷县)都督高甑生因犯罪被处以流放,有人出来替他说情说:"高甑生是立过大功的人,请赦免他。"唐太宗李世民说:"治理国家应该遵守法制,处理事情应该有统一的原则,我如果赦免了高甑生,就等于开了违法不惩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朱云折栏     
朱云折栏古意《汉书·朱云传》中记叙:汉成帝(刘骜)时,刘骜的教师张禹被破格提拔为丞相,极得宠信,却无所作为。朱云上朝拜见刘骜,当着朝中诸大臣的面对刘骜说:"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正皇帝的言行,对下不能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但都占据高位,为了个人得失,...  相似文献   
10.
王思政不隐私古意西魏时候,有一个叫王思政的人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这时,荆州的城墙损坏得很严重,王思政就委派属下的一位都督监工进行修治。在施工中,工人从地下挖出了三十斤黄金,这位都督在夜间偷偷地把它送给了王思政,借以表示对王思政的讨好之意。到了第二天早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