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在红河流域哈尼族中广为人知的传统史诗,它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迈越了广阔的历史空间,至今还活在广大哈尼族人民群众之中。然而,以文字形式固定并出版,这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我相信,这部史诗将会以它对历史陈述的庄严感和亲切感,引起广大哈尼族群众的重视,更会以它所包涵的科学的和文学的价值,引起中外读者和研究者的兴趣。笔者想借这首诗的出版,联类一些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山里塑成的奇迹——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阳,是滇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因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寂寂无闻,但是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一跃而为云南省旅游观光与文化考察的热点,原因是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哈尼族梯田奇观。目前,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工程正在切实地开展…… 世界遗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它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和前途,一旦申报成功,将受到全世界的保护,哪怕世界大战也不能破坏它。梯田 1995年,一个秋后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元阳县攀枝花乡勐品村一个叫“老虎嘴”的梯田旁边。 仿佛上天刻意安排,抑…  相似文献   
3.
史军超 《今日民族》2003,(7):18-18,19-20
近两年,我对普洱茶的热衷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昆明大街小巷的茶馆、茶庄,看见稍有特色的抬脚便入,而且不以不懂为耻,张口便问,虽然闹了不少笑话,却由此识得了不少茶道中人。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11日至15日,在红河哈尼梯田最美丽浪漫的季节,我们,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梯田农民和国际机构(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和美国环境总署等)代表,在中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蒙自聚会,召开首届梯田大会,寻求全球梯田文明保护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有1300万人靠茶吃饭。振兴云南的茶产业,收益者众多,而要成就这项功业,更离不开这无数的种茶人和卖茶人。他们是真正的主角。这里,我们不妨从几个小侧面来认识几个这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1981年深秋时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两位老作家王松、李乔一同前往滇南山城元阳参加一个民族文学讨论会。车窗外,片片秋景飞驰而过,来到建水与元阳交界处,车子一拐弯,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猛然提起──哀牢大山扑面而来,在夕阳暮霭中,一派青黛,而这青黑的大块中,一根闪亮的、纯金色的线条蜿蜒着,攀爬着,展现着我陌生而又熟悉的形象。 ──啊,这就是我阔别近30年的母亲河红河!我凝视着它,眼眶渐渐湿润起来。被城市隔断数十载已然淡忘的儿时情景──那村寨撩人的炊烟、相互打闹着提泥鳅归来的小伙伴、母亲深夜灯下…  相似文献   
7.
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饮茶,这些人群中至少有一半人知道世界名茶普洱茶,普洱茶的家乡就在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资源的中心,拥有世界三大茶树王和万亩野生古茶林以及闻名世界的普洱茶,有1300万人靠茶吃饭。无论从弘扬民族文化还是发展云南特色经济的角度看,时代都在召唤云南茶产业的“二次创业”。 云南茶叶品牌铸造和文化提升的龙头在哪里?专家提出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三地州的21个县市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名茶普洱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遗产。 事实上,申报无论成功与否,对云南茶叶的品牌构筑和借助文化创新的深层产业整合都将产生重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9.
近两年,我对普洱茶的热衷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昆明大街小巷的茶馆、茶庄,看见稍有特色的抬脚便入,而且不以不懂为耻,张口便问,虽然闹了不少笑话,却由此识得了不少茶道中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